长角冢背后的成语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位于彬州市水口镇的苻坚墓。申威隆 摄(B)(13)
本报记者陈竹凤
在彬州市水口镇九田村的田野里,有一个巨大的长条形墓冢,当地人叫“长角冢”,这就是前秦皇帝苻坚的墓。
苻坚的一生,以淝水之战为分水岭,前半生建功立业,统一北方,后半生急转直下,殒命佛寺。汉语成语中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这三个成语,皆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是苻坚命运大转折的历史见证。
苻坚(338—385年),字永固,一名文玉,氐族,十六国时前秦皇帝。苻坚在纷乱的时局中统一北方各族政权,前秦盛时疆域东至大海,西抵葱岭,南控江淮,北及大漠,占据中国三分之二的版图,成为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苻坚重用寒门出身的汉人王猛,依法治国,兴办教育。前秦恢复了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广修学宫,聘任学者执教,并强制公卿以下子孙入学。前秦废除了胡汉分治之法,确立了“百姓应抚,夷狄应和”的基本国策,促进了民族融合。苻坚又多次派遣使臣到各地巡视,抚恤孤寡老人;劝课农桑,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奖励农耕。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前秦国富民强,百姓生活富足。
投鞭断流
投鞭断流,意思是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前秦统一了北方后,苻坚踌躇满志,欲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他在全国大规模征得步兵60多万,骑兵27万。可是,许多大臣都认为进攻东晋的时机还不成熟。大臣石越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但晋军有长江天险可守,我们未必能取胜。”苻坚笑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这就是汉语成语“投鞭断流”的来历。
公元383年5月,苻坚大军进攻东晋。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东晋王朝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奋起抵御。晋军将领谢石、谢玄派北府兵名将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人,发起突然袭击,取得了洛涧大捷。晋军乘胜前进,直到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驻扎在八公山边,和驻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
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苻坚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敌情。只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风吹草动,好像埋伏着无数士兵。这就是成语“草木皆兵”的来历。
晋将谢玄等指挥精锐部队涉水进击前秦军,前秦兵大败溃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
淝水之战,东晋最终以8万军力大胜80余万前秦军。
风声鹤唳
风声鹤唳,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的样子。出自于《晋书·苻坚载记》。
淝水之战,前秦大败,苻坚也被流矢所伤。他悔恨不已,回头对自己的夫人张氏说:“我当初要是听了朝臣的话,岂能有今日之事?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君临天下呢?”于是潸然流涕而去。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这就是成语“风声鹤唳”的来历。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军队溃不成军,只有慕容垂一军独全。到了洛阳,苻坚凑齐了残军败将10余万人,一路逃往长安。途经河南、蒲坂等地,鲜卑族慕容家族的慕容垂及羌人姚苌等势力纷纷反叛。苻坚的军队被叛军打得大败,逃进长安后,又被慕容冲帅军围城。苻坚听信“帝出五将久长得”的谶语,夺城而出,一路往西,逃往五将山。
前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年)七月,苻坚在新平郡(今彬州市)被姚苌派来的追兵所俘,幽禁别室,8月26日,在新平佛寺被害,年仅48岁。苻坚的张夫人及幼子亦持剑自刎于此。苻坚死后,统一的北方再次陷入分崩离析,直到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才重新统一了千疮百孔的中国。(B)(13)
新闻推荐
寿县旱情见闻
寿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