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的礼物 不一样的“佩奇” 一样的深情
一座人生的灯塔、一把温热的贝壳梳、一沓工龄换来的学费……
传递的是礼物,流淌的是深情
春节将至,与节日相关的礼物馈赠也多起来了。
近日,一部《啥是佩奇》短视频爆红网络,视频中爷爷为了让孙子开心,四处求教,最终用鼓风机制作了一个“硬核版”的佩奇。这种充满代沟却温情无限的独特礼物,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
亲情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精神寄托,家庭是中国人常规普遍的人生归宿。光明日报日前发起“来自长辈的独特礼物”故事征集活动,吸引众多网友参与。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下面这些朋友讲述的长辈相赠的“特别礼物”……
父亲为我点亮的灯塔
1987年7月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台风席卷了黄海海域,翻腾的巨浪将开山岛与世界隔开了。这一天,母亲在这个小岛的营房里生下了我,接生人是我的父亲。从此,浪尖上的这个黄海前哨多了一个“小哨兵”。
在岛上度过的时光里,饥饿、寒冷、潮湿是我童年时最多的记忆。艰苦的条件,缺衣少食的日子,现在想来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伟岸挺拔的父亲,总能一次次化险为夷,父亲是我心中无所不能的存在。
12岁那年,父亲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他躺在村医务室的病床上叮嘱我:“儿子,爸这次怕是挺不过去了,你要像男子汉一样,帮着妈妈把家撑起来!”我的泪像决了堤的洪水,在我质问为什么不送父亲去大医院治疗时,妈妈告诉我:“你爸担心花了钱又治不好,怕我带着你们三个孩子活不下去。”病愈后,父亲又要返回岛上了,我问他:“你又不是真正的军人,为什么还要回去?”父亲笑了,他指着身上的迷彩服说:“可我穿的是军装,岛上的哨位需要人值守!”
往后的日子里,父亲与母亲依旧守在岛上。黑恶势力欲在岛上搞色情与赌博场所,将父亲打得浑身是伤,他仍不屈不挠;为看管维护营房和设施设备,摔断了肋骨与胳膊,他仍继续履职。那时候,我开始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30年时间里,我和父亲聚少离多,他也不像其他父亲一样,重逢时刻总会带来温暖的话语和温馨的礼物。但是,父亲那“有国才有家”的铮铮誓言和爱国奉献的精神,对我来说却是最珍贵的礼物——他用他的一生,为我点亮了一座灯塔,指引我前行。
(作者:王志国,系江苏武警某部参谋、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之子)
祖母的菜橱
小时候在农村,我总盼着过年,盼着享用一年中最讲究、最丰盛的一顿饭。这里面有个小故事,每每想起,都让我悲喜交集。
我童年时期家里非常贫困,我的祖母勤俭节约,积攒了一年的钱,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做一桌子好菜。祖母会把烧好的菜放进菜橱锁起来并把钥匙藏好,留着招待客人。我家里有七八口人,大家都喜欢吃肉。尤其是年长我十来岁的七叔和八叔,看到红彤彤的猪头肉,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他俩会在门后窥探祖母藏钥匙的过程,趁祖母外出串门的时候,偷偷拿钥匙开锁,拣几块肉吃。当然,“分赃”时肯定不会忘了我。
祖母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菜橱,发现菜橱有被人动了的痕迹,就会挨个闻我们的嘴巴。轮到七叔和八叔时,他们唇齿留香,证据确凿,免不了挨一顿板子。轮到我时就假装什么都没闻到,不发一语,只是微笑,谁叫我是她的宝贝孙子呢。
祖母和她的宝贝菜橱,想起来虽然心酸,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长大以后才懂得,这种幸福不是来自于食物,有没有肉吃不是关键,只要全家人能团团圆圆就好了。
(作者:刘杰,系安徽省寿县迎河中学教师)
30年工龄 换来的两万元学费
爸爸曾经知青下乡3年,后来一直在临江林业局木雕厂工作,是一名普通的工人。
2003年,我考上了专科,当时家庭条件不好,学费都是借来的。专科3年,家里一直借借还还才勉强度日。快毕业的时候,我专升本考上了北华大学。我深深记得,得知消息那一晚,爸爸喝了好多酒,眼里有盈盈的泪光。
第二天,爸爸拿回来2万多块钱,告诉我:“玲玲,好好学吧。”我才知道,爸爸毅然决然到单位买断了工作,而那一年爸爸才48岁。我不懂买断工作对爸爸意味着什么,他是用自己将近30年的工龄换我人生的一个跳板,在和命运打一个赌。
2008年,我本科毕业,一个月工资1000元左右,生活比较拮据,父母每月总是贴补我几百元。其间,爸爸打过零工,干过水暖,扛过家具,甚至还收过一段废品,吃了不少苦。
2010年,爸爸突发脑血栓和轻微脑梗。通过治疗,病情稳定下来,但是语言神经受到压迫,说话迟钝。一向健壮如牛的爸爸,忽然变得脆弱。我放弃北漂,考回家乡,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得知消息后,爸爸特别高兴。他偷偷把酒倒满,一边喝一边笑,又好似一边哭。
如今,我结了婚,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生活条件好了很多。现在爸爸最大的爱好就是给我和外孙买好吃的,只要我们说想吃什么,他二话不说,最短的时间把好吃的买回来。
(作者:郭玲,系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闹枝镇中学初中教师)
一把贝壳梳的温热
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把贝壳梳,是爷爷给我的礼物。
那是一个秋天,我和爷爷去哥哥工作地青岛旅游。这也是我第一次和爷爷一起出门旅游。
逛了大半天,从海洋馆往回走,已是傍晚。在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地摊前,我一眼就看中了一只贝壳做的梳子,乳白色的梳身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纹,小小的一只特别讨人喜欢,询价得知这把梳子要35元。看着正在和另一个摊主交谈的爷爷,我犹豫了一会儿,觉得这种小东西也不是非买不可,便放下梳子跟爷爷一起空着手离开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爷爷就起身了。
起床后,我惊奇地发现,那只贝壳梳子和早餐一起摆放在客厅的桌面上。我欣喜地跑向坐在沙发上歇息的爷爷,问他怎么回事。爷爷说:“昨晚我想了想,觉得你喜欢的这把梳子只在海滨城市才有卖,回到家乡很难买到,今早就顺手把它买回来了。”
“顺手”听起来很轻松,后来我知道,这把梳子并不好买。爷爷先是来到之前我们路过的摊位,发现摊主早上没有出摊,就在附近的商铺一家一家转了个遍,还是没有找到类似的贝壳梳。他悻悻然往回走的路上,偶然碰到一位刚刚出摊的小贩,这才买到我手里的梳子。
那天晌午,我用这把梳子梳了一个特别好看的马尾。
(作者:王美莹,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
送给父母长辈最美好的礼物
一个电话
一个拥抱
一句您辛苦了
中国人的亲子关系可能是最堪品味的。
他们可以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无微不至,为了孩子有一个好前程当牛做马;他们也是最少说爱的父母,正襟危坐,不随意流露情感,绝不流泪。
而孩子呢,似乎也耳濡目染了父母的信条——表达感情是懦弱的,很少向父母说感谢,很少拥抱父母,同样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而隐瞒生活中的苦痛。有一个调查显示,有74.6%的人认为自己对父母是心存感激但不好意思对父母说“肉麻”的话。
亲子关系中的张力落到纸端变成了一个个欲言又止却动人心扉的故事——在这里我们读到了尚在壮年的父亲买断工龄为孩子凑学费,在这里我们读到了父亲穷其一生为儿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告诉他什么是爱国奉献……来自父母长辈的爱像一潭表面平静的池水,却有着涌动的爱意。
只要我有,只要你要。这样的爱掩藏在平淡的举动中,遮蔽在粗粝的生活中,却像灯塔照亮我们的人生,伴随前进的每一步路;又像跌倒时伸出的那一双手,拍拍尘土继续前进。
亲情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精神寄托,家庭是中国人常规普遍的人生归宿。翻开书,亲情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是“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女”,还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字里行间的人伦亲情,历经数百年依旧温暖如初。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以亲情人伦为起点,中国人生发出美好的家庭伦常、道德观念和情感取向,最终构筑起我们须臾不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从人人皆欲亲其亲,人人皆欲建其家开始,道德教化开始起步,社会方能有序。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习惯,一个民族也有一个民族的性格。然而我们也期待国人的感情表达能更直接一些,更充沛一些。改变或者可以从拿起电话,向父母亲人说声“这么多年,您辛苦了”开始,可以从回家过年给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开始,也可以从记下那些让人感动的故事开始。
据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1928年9月,国民政府武汉警备司令部(时称武汉卫戍司令部)给第六路军总指挥方振武发来电报:“安徽寿县‘共匪’柯庆施、廖冠洲...
寿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