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 互学 互帮 互比 互促寿县3026个互助组精准帮扶2.2万贫困户

安徽日报 2018-09-14 12:07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夏海军)“广桂组长,你家鹅长得这样好,你给俺们说说是咋养的。 ”9月13日,在寿县迎河镇大台村互助组的“碰头会”上,乡亲们向潘广桂请教如何养殖皖西白鹅。

“俺脱贫了,也要帮帮那些没脱贫的乡亲。 ”潘广桂两年前还是一个贫困户,养殖皖西白鹅踏上增收路,2016年成功脱贫。今年4月他加入扶贫互助组,被推荐为组长,示范带动20多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村民周遵义仅养鹅这一项今年就可以增收2万元,“亲帮亲,邻帮邻,互助组里天地新。 ”周遵义咧开了嘴直夸互助组。

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目前仍有贫困人口22154户5.19万人。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该县创新帮扶举措,组织每个贫困村成立若干个互助组,组长主要由已脱贫的党员担任,带领大伙互帮互助,共同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脱贫之路。 “到今年8月底,我们已成立了3026个互助组,实现了所有贫困户的全覆盖。”该县副县长邬平川介绍,互助组开展“互动、互学、互帮、互比、互促”活动,以身边的脱贫示范户为榜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破除少数人“等靠要”思想,加速推动“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安徽省其他贫困县一样,经过几年攻坚,寿县脱贫人口已多于未脱贫人口。然而,未脱贫的多为难啃的“硬骨头”,帮助他们早日脱贫成了“硬任务”。双庙集镇公庄村贫困户王永喜一度对脱贫失去信心,也不乐意参加互助组。为解开王永喜的思想疙瘩,公庄村互助组索性把“碰头会”设在了他的家里。组长方玉刚原本也是贫困户,他身残志坚,承包鱼塘70多亩,年收入4万余元,已光荣脱贫。在方玉刚的多次开导及示范下,王永喜重新拾起了脱贫的信心,今年饲养了600多只鸡苗。 “玉刚腿脚不便都能脱贫,相信我也可以。 ”王永喜说。

“脱贫致富不仅要靠外力帮扶,也要发动内部互助、注重扶志。 ”邬平川说,下一步,会把新时代讲习所建在互助小组上,把村里的讲习中心延伸到每个贫困户家中,使互助组成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新载体。

新闻推荐

淮南成语与寿县表达 楚仁君

地处淮河南岸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汇集了璀璨辉煌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菁华,浓缩了诡谲怪诞的中国历史...

寿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