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鼓,对面锣” 赵 阳

淮南日报 2018-09-14 10:56 大字

在寿县古城西门瓮城迎门处的石壁上,南北对称镶嵌着两方石刻,一面是鼓,一面是锣,这就是寿州“内八景”之一的“当面鼓,对面锣”。

传说明朝时寿州来了一位新知县。上任不久,看到古城墙年久失修,多处倒塌,下决心重修。于是通告全县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协力,修复城墙。不料告示贴出一个多月,却不见一点动静,这是为何?他哪里知道“捐款捐粮修城墙”已经叫喊了三任知县,他们装满了腰包,却没有修补城墙一寸。你想,老百姓还相信这位新大人吗?

开工的日子到了,新知县并不因为寿州百姓不热心而泄气,一大早便带领衙役们扛着工具,来到城墙脚下与民工一道挖土抬石,一直干到天黑收工。这一下引起了人们的纷纷议论。有的说:“县官大人都来修城墙了,人家千里迢迢来这里抬土,还不是为的寿州!我们明天也去干吧!”也有人说:“还不是做做样子,一任比一任奸猾!”可是一连过了十来天,新知县还在工地上劳动。又过了十来天,还能见到他与民工们一起运石块。城内城外的百姓们被感动了,都自发赶来参加劳动。一些商会栈行的老板们也主动捐款赠物,支援修城。

常话说:“木秀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新知县身体力行修城墙的事传到都城,受到同僚忌妒,有人弹劾他贪污渎职。后经钦差查实,事属子虚乌有。新知县站在城墙下向大伙声明:“修城大事,非同一般。今天我们‘当面鼓、对面锣\’搞清楚了,以后不许再节外生枝,齐心协力修成城墙才是正事。”

工程竣工后,州人感念刘通清风惠政,于西门瓮城内设龛刻石,锣鼓相对,赞其清廉自守,行事公开,并借以劝诫后任官员。久而久之,“当面鼓,对面锣”衍生成寿县谚语,传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一回引用了这个典故:“他听见俺娘说不拘几时要对这活,他如何就慌了。要着我,你两个当面鼓、对面锣的对不是!”

这段故事在明嘉靖《寿州志》等史料上均有记载。明朝正统二年(1437年),暴雨自五月初起,历经三旬而不止。寿州城“西门之外,淮淝合流,洪水滔天,雉堞不没者仅三尺许,举城骚然。六月初一日,西北风大作,巨浪冲击,城垣坍塌七百九十八丈,楼橹木石,一时荡尽,惨状空前。”正统四年(1439年),寿州卫指挥使刘通奉命修筑城池。他“亲董其事,召集阖城士绅募捐资金,调集屯守将士轮番出力,经六个月而竣工。”

新闻推荐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美丽家园

本报讯9月1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斌赴寿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及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沈斌一行...

寿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