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树万树“致富花开” ——寿县正阳关镇发展苗木产业促进贫困户就业致富

淮南日报 2018-06-08 11:45 大字

本报记者 周莹莹 本报通讯员 熊文田

今年,家住寿县正阳关镇北台村的贫困户张丰利、张多陆有了新的产业,他们的脱贫路走得更加稳健。

张丰利、张多陆两家土地联田并埂共有9.6亩,一直都是稻麦间种,收效微薄,难以改变家中贫困的境遇。在全镇推进的花卉苗木特色产业脱贫工程中,北台村把扶贫资金投在了他们两家9.6亩土地上。现如今,2万株红叶石楠幼苗已全部成活,等待的是“致富花开”。

“花草”写进人代会,产业当作事业做

“正阳关镇位于淮河岸边,易涝的自然特征给当地的传统农业造成的损失巨大,也是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地村民介绍,传统农作物产量不高和效益过低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积极性,选择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何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实现脱贫致富,是摆在正阳关镇扶贫干部心头的一项重大课题。“经过调研和平时工作中掌握的情况,我们发现,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脱贫的意愿强,苦于单打独斗,不能抱团发展。”正阳关镇负责人邓祖洋介绍,由于贫困户自身产业规模小,品种不一,一些扶贫政策惠及不到,脱贫成效缓慢。

邓祖洋告诉记者,产业扶贫的主要难度在于有产品没资金,有人力没技术,有产业没产业链,有品牌没名牌,有利益没机制等方面。具体到正阳关,主要表现在产业项目比较单一,规模不大,千篇一律的种粮食、养猪,都是老套路,缺乏新招数,且见效周期长、效果不稳定。

选择一条好路径,抱团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苗木种植在正阳关镇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市场前景更好,种植技术门槛低。正阳关镇瞄准“花草”产业,把它当成眼前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远景的事业干。

今年正阳关镇人代会通过《正阳关镇实施花卉苗木特色产业扶贫工程的意见》,把花卉苗木特色产业作为全镇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把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扶持对象,通过全域推动,实现“一年打基础,二年上规模,三年建基地”的工作目标。

1块变成3块钱,放大资金撬动力

“这个油牡丹种植项目初步流转1000亩土地,目前发展态势良好。牡丹园的落成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解决了就业压力,拓宽了就业渠道。牡丹园落成之后,每天都有近百人进行栽苗、除草等管理工作,特别是15户21名贫困人员常年在牡丹园务工,每个人的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谭套村党总支书记田志刚介绍,依托这个牡丹园,村里又建了50亩“园中园”,在技术和销路上捆绑发展,产权属于村集体,收益归贫困户,贫困户由“工人”变“主人”。

除了这50亩牡丹园外,谭套村又把美丽乡村待建闲置的67亩土地拿出来,带动67户贫困户,一家一亩地,种植品种通过“互助组”相互商议形成“一村一品”。另外,22户贫困户在房前屋后开垦闲地50亩,自主种植苗木。村集体又计划流转180亩土地,带动贫困户种植菊花。

正阳关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选定有条件的村和贫困户(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选择花卉苗木等品种,进行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开展现场示范教学。采用“公司+农户”的产供销模式,确定专业公司与贫困户签定产销合同,订单育苗,产品包销,收益充分保证。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帮助定量推销,丰富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利用互联网开设贫困户网店,创新网络销售模式。

苗木种植以后,销路是问题。如何保证苗木销售顺畅,是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的又一关键。关于贫困户收益,正阳关镇运用“1块变成3块钱”,放大资金撬动力。

所谓“1块钱”,就是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获得的扶贫启动资金。所谓的“3块钱”:除了苗木产业获得的收入“1块”外,还包括,贫困户劳动力所产生的效益,以及村集体用在苗木产业中的收益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和劳动力。这“1块钱”被放大3倍,贫困户脱贫力不断增强。

为了让这“1块变成3块钱”的产业稳步推进下去,“正阳关镇加大培育、引进、扶持与花卉苗木产业密切相关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严格按照《寿县产业扶贫补助清单》的补助标准予以补助。对贫困户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的给予资金补助。贫困户自主发展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达0.5亩以上的,按每亩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最高补助6000元。”正阳关镇分管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全镇有80%的贫困群众自觉参与到苗木花卉特色产业种植中,全镇共开辟花卉苗木基地12个,面积310多亩,贫困户家前屋后培植花卉苗木520亩。

新闻推荐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孙津川:革命者是杀不完的

孙津川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南京6月3日电(记者邱冰清)长夜群星,璀璨天地。在南京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寿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