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透视”肿瘤的秘密
[摘要]当年最大的理想 是上中科大
第三军医大学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卞修武院士
卞修武院士用通俗的语言,向参加“墨子论坛”的青年才俊,介绍了他和团队奋斗多年、不断攻克的科研难题,用科技力量“透视”肿瘤的秘密。
血管是癌细胞 输送养分“补给线”
卞修武谈起最新研究成果,他形容肿瘤的形成,把肿瘤细胞比作“种子”,把肿瘤生长的微环境比喻成“土壤”。
卞修武说,大家都在关注癌细胞,很少有人去关注血管。其实,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离不开血管为其输送养分。只要阻断了这些“补给线”,就能防止癌细胞的生成和转移。
曾经带领科研团队经历无数个日日夜夜,在显微镜下对5万多例肿瘤标本病理切片逐一分析,对多类型肿瘤微血管形态、结构及免疫表型特征进行病理学研究,总结提炼出肿瘤微血管的8种不同类型,发现它们与肿瘤分类、分化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卞修武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肿瘤微血管构筑表型异质性”概念,认为不同肿瘤之间,血管存在差异性,不能用同一种药物去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
卞修武这个研究也吸引了世界医学界的目光,把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血管生成研究带进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肿瘤干细胞是癌细胞 “蜂王”
以卞修武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中首个肿瘤干细胞项目启动,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卞修武首次提出并证明肿瘤干细胞触发和参与血管新生的“三通路”假说,揭示了肿瘤血管生成的始动细胞机制,还在世界上率先证明,肿瘤干细胞是抗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靶标。
这一发现提示,可以针对肿瘤干细胞进行更早期的阻断血管新生,从而更好地实现肿瘤的早诊、早治。“它是这些细胞的老祖宗,就像蜂群中的蜂王,干掉一个蜂王,就会影响整个蜂窝、蜂群。”卞修武说,“我们在国际上最先发现肿瘤干细胞能够始动、促进、参与肿瘤血管多样性的形成,并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如今,卞修武主持的肿瘤干细胞领域我国首个973、863等重大项目研究已经完成,进一步提出证据表明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侵袭、转移和复发的“种子”细胞,并阐明其内在机制,率先揭示了肿瘤“种子”与免疫微环境“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清除循环肿瘤干细胞、监测微环境免疫状态,从而指导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卞修武是安徽寿县人,一直怀有一颗投身科研的心,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他就梦想着能学点无线电知识,最大的理想是上中科大,但是家里让卞修武报考医学院。
当年没有机会到中科大学习,即使在卞修武成为医学博士之后,家里的冰箱、电视机等家电,都没能逃脱他的“魔爪”,都被他业余时间捣鼓机器,好奇地一一拆开研究。
卞修武由衷地感叹,很荣幸能够多次来中科大进行交流和学习,希望这次“墨子论坛”能够和更多的青年人才进行交流,共同进步。他特别提到,“最近一年到中科大的次数,比我前3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
新闻推荐
看一看千年古城墙,赏一赏十里桃花,吃一吃正宗八公山豆腐宴,就是春天最好的打开方式之一。家住田家庵区的葛兆燕此刻正在深度体会着这件美好的事情,这一站她和孩子来到寿县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穿越...
寿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