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刘文典的友谊

市场星报 2021-03-18 00:32 大字

1921年,北京大学成立了研究国学的机构,胡适拟出一个计划,想把有价值的古代文化典籍整理出来,既继承传统又古为今用,且每一种书要成为可读的单行本。胡适让刘文典负责整理《诸子文粹》和《论衡》两部书。后来胡适又筹资创办了《国学季刊》,成立了编委会,特地邀请刘文典担任该刊编辑。

刘文典潜心研究,终于完成了《淮南鸿烈集解》。这是刘文典第一部研究古籍的书。他很看重,便请胡适为书作序。他特别向胡适提出,要求用文言文而不是白话文写。作为白话文的倡导者,这让胡适很是为难。经过慎重思考,胡适还是答应了刘文典的请求,用文言文写了一篇漂亮的序。

序文一出,立刻引起一场风波。支持白话文和反对白话文的人纷纷猜测,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胡适是不是要偃旗息鼓了?但正是胡适用文言文作序的《淮南鸿烈集解》的出版,刘文典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从而确立了他在国学方面的地位。

此举更显现出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谦逊与襟怀。作为一生倡导自由主义的胡适,他看中的是刘文典身上那股精神自由刚正不阿的个性。胡适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旅程,使他渴望对话,渴望开诚布公,渴望肝胆相照,渴望人人选择个人的人生方向,渴望文人学者有自由精神的个性。这正是刘文典能成为胡适知音的原因。

刘文典顶撞蒋介石被投入监狱后,胡适为营救刘文典可谓全力以赴。刘文典出狱后走投无路时,胡适又找到蔡元培,力邀刘文典回北京大学任教。这一切,正是因为胡适与刘文典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他们虽然性格迥异,却能成为挚友。     ■ 沈治鹏据《人民政协报》

新闻推荐

冬小麦苗情长势好于上年

眼下,春耕备耕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今年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苗情长势总体正常、好于上年。...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