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里的红色记忆
在小小邮票中藏着一段红色历史。我们今天介绍的“稿”字邮票、闽西赤色邮花都是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珍邮。
新四军老战士与“稿”字邮票
“稿”字邮票是淮南交通总站于1943年初发行,全套一枚。它是利用淮南区五角星图邮票的子模,改刷红色。在用纸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印在报社抄收新华社电讯稿的电报纸背面,在大五角星中央面值“20”分处,加盖黑色宋体“稿”字。
“稿”字邮票现存世量不足20枚,是“区票”中的罕品,尤其是“稿”字邮票四方连存世只有一件,是中国解放区邮票中最著名的大珍品。“稿”字邮票四方连的收藏者沈曾华(抗战时名曾丰秧)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士,后来成为我国著名集邮家。他与“稿”字邮票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当时,沈曾华在盱(眙)嘉(山)县委机关负责宣传工作,结识了四十里桥调来做宣传工作的农民作家周世民。周世民会写顺口溜、打油诗,常向《新路东》报投稿,因此成了报社的通信员。周世民在向报社投稿时会贴用一种“稿”字邮票。后来,沈曾华被调到江淮大学工作,临行之际周世民依依不舍,除赠送自己的1张2寸全身照片外,还把笔记本里夹着的全新“稿”字邮票四方连送给他留作纪念。沈曾华笑逐颜开地接过邮票,夹在自己的本子里说:“小周同志,谢谢你给我的纪念品。等我们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到城里再会。”
1947年5月的一天下午,沈曾华所在的部队突然接到轻装突围的命令,每个人只准带一支枪和一个干粮袋。当时,他将其余的东西全部减掉了,唯独这张“稿”字邮票四方连没舍得扔,将它放进贴身的小本子里,跑了300多里路才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980年9月,《集邮》杂志首次刊登了“稿”字邮票四方连的图片,并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四军中的集邮家沈曾华》的文章。周世民从喜欢集邮的小女儿订阅的《集邮》杂志上看到了这篇文章,喜出望外,马上通过《集邮》杂志编辑部找到了沈曾华。两位战友阔别了37年后通过“稿”字邮票又重逢,他们轮流捧着这件珍贵的四方连邮票涕泪涟涟。
2005年,沈曾华老人身患癌症住进了医院,化疗期间,他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拍卖“稿”字邮票四方连,这件邮票在同年中国嘉德秋拍中以220万元的高价成交。这笔钱,对于身患癌症的沈曾华和他那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可是,沈曾华——这位当年的新四军战士却作出了令许多人都十分吃惊的决定,将拍卖款捐献给了自己曾经工作过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设立沈曾华奖励基金会“一汽”自主品牌创新奖。2006年4月沈曾华病逝,享年84岁。
秘密隐藏了数十年的闽西赤色邮花
闽西赤色邮花是闽西交通总局于1931年1月发行的,因邮票上印有“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花”而得名。该票图案为锤镰五星图,图幅19mm×22mm,无齿孔、无背胶,币值为铜圆。闽西赤色邮花被称为“区票明珠”,是闻名中外的名贵珍邮。由于仅使用到了1932年4月30日,加上发行范围有限,再经过数次“围剿”及二万五千里长征,绝大多数都损毁了。
福建连城新泉革命纪念馆藏有一个闽西赤色邮花倒贴于信封正面左上角的实寄封,是驻扎在新泉的闽粤赣赤卫第三团第三营营长华洪胜、政治指导员罗伯仁于1931年7月14日写给新泉黄石潭乡苏维埃政府关于该营七连移至车田(下塘背)驻扎的公函。福建省博物馆藏有赤色邮花36方连(9×4)。1990年3月,龙岩博物馆征集到4张共计116枚赤色邮花。经考证核实,龙岩博物馆和福建省博物馆所藏的赤色邮花,均为1940年张暖祥等人在当地维修张氏祖宗祠堂“先训堂”时,在厅堂上方的匾额后发现的。
1958年福建省举办革命文物展览,张暖祥闻讯后在家翻箱倒柜寻找当年夹在旧书里那张赤色邮花大连张,最后终于找到了。把这件36枚连票献给了国家,现为福建省博物馆珍藏。被秘密隐藏了数十年的闽西赤色邮花36连票,在1985年的《集邮》杂志上报道后,在国内外邮坛引起了轰动。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也藏有闽西赤色邮花四十枚连票(8×5),但邮票上有多处孔洞和污渍,最下面8枚均为仅剩半枚的残票。
闽西赤色邮花现已成为了珍贵的革命文物,其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颇高。
(何国辉)
新闻推荐
“您好,我是来办理营业执照的,请问需要怎样办理相关手续?”1月18日上午,家住谢家集区的孙奎来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询...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