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惠民生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淮南市“十三五”粮食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周莹莹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十三五”期间,淮南市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稳定粮食产能、优化粮食布局、提升粮食品质,不断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兴粮的服务水平,实现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勾勒出一幅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绚丽画卷。
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质增效促发展
“十三五”期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多次荣获“全省粮食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全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2020年,荣获“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粮食质量安全工作经验获全国推广。
五年来,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夯实。牵头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地方粮油储备规模。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指定应急粮食加工企业24个、应急粮油供应网点123个、应急粮油配送中心7个,保障粮食应急供应。预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销售量可达74.2万吨,与“十二五”粮食销售量基本持平,粮油市场平稳有序。
五年来,粮食收购政策不断完善。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政策性粮食收购总量可达118.2万吨,较“十二五”103.8万吨增长17.2%。五年来,粮食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寿县成为“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预计2020年粮油加工业产值可达144亿元,较2015年68.5亿元增长110%。预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盈利总额可达5520万元,较“十二五”1877万元增长194%。
五年来,粮食仓储能力不断增强。国有粮食企业完好仓容达145.7万吨,较2015年76.2万吨增长91%。设立粮食库长72个,创建星级粮库27个,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多次荣获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奋力实现新阶段新突破
站在“十四五”开局新的起点上,淮南市将昂首阔步、足音铿锵,奋力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展现新作为、新担当,在打造运转高效、生态环保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上实现新突破、新成效,在打造运转高效、生态环保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上取得新发展、新辉煌。
2021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继续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修订淮南市突发粮食事件应急预案。完成各级储备粮油轮换和政策性粮食出库任务。适时开展粮食应急演练,提升粮食应急能力。完善重要物资储备管理机制,完成市级应急救灾物资采购任务。严格落实粮食收购政策。坚持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经营“双轮驱动”,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序收粮,确保不出现群众卖粮难现象。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进粮食产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项目落地。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培育1个典型示范县、4个先进示范企业、1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园区,打造省级、市级公共品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健康的粮油产品有效供给,支持粮油企业申报“中国好粮油”。强化行业管理。加强粮食收购、粮食库存、政策性粮食销售、跨省移库等监督检查。推进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确保入库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管理规范、运作合规。压实安全储粮、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确保库安、粮安、人安。深化企业改革。按照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完善市属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方案,以整合重组和土地变性确权为突破口,稳妥推进市属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十四五”期间,淮南市将着力打造运行规范、稳健管用的粮食和物资安全保障制度体系。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快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政策落地见效。
着力打造链条完善、效益良好的粮食产业经济体系。突出抓好“五优联动”“三链协同”,培育“产购储加销”一体化产业模式,促进多元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着力打造运转高效、生态环保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加快推进粮食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推广绿色生态储粮技术,提高粮食“四散”(散储、散运、散装、散卸)比率,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着力打造开放包容、互惠共赢的粮食流通合作体系。强化与长三角等地区的产销合作、产业融合,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进而拓展全国消费市场。
着力打造运转高效、生态环保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以优质优价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增产增收。实施“放心粮油”“主食厨房”工程,为消费者提供品种丰富、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的产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柏雪王伟摄影报道)户外广告是展示城市商业文明的窗口,而无序违规和破损残旧的户外广告牌不仅对宣传主体是一种伤...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