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之后有大寒?老祖宗的话果真有理! 周五后还有降温,但“三九”大概率不会比“二九”更冷

淮河早报 2021-01-12 07:43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张雪峰)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上周淮南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9.9℃(上周四),最高气温9.7℃(上周一),一周降水量无。

近段时间,冷空气持续“发威”,让人深感“快冻裂”。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冻哭图,众多网友表示:实在太冷了、不想上班等等,还有网友感慨:这个天气出门打工,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什么区别?中央气象台也发出“冰箱冷冻地图”,调侃道:“那么,现在的你,正在冰箱的哪一层?”而来自“底层冷冻室”地区的人则演示有这样的视频:西红柿砸铁钉完好无损!

中国天气网首席专家表示,此次寒潮过程降温后,华北、黄淮等地的低温程度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多地气温之低或为历史同期少见。很多人说找回了童年的感觉,就是那种大雪压屋檐,人在河上走,呼口气烟雾缭绕的感觉。

今冬为啥这么冷?专家解读说,由于入冬以来,欧亚中高纬被“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控制,东亚冬季风偏强,且这样的环流型在12月内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持续的“西高东低”经向型环流和持续偏强的冬季风是导致2020年12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的直接原因。此外,赤道中东太平洋最近即将达到峰值的拉尼娜现象和秋季北极海冰偏少是两个不容忽视的信号。历史统计分析表明,在多数的拉尼娜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经向度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也较大。总的来说,导致目前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和偏强的东亚冬季风,拉尼娜和秋季北极海冰偏少为今年冬季风偏强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条件。

身处淮河—秦岭地理分界线的我们地区,四季分明,气候典型。由于去年夏季的滔滔洪水,我们对于今冬的极寒天气已有预判:依据就是俗话所说的“大水之后必有大寒”。上个世纪的1954年,淮河发大水,老辈人都说,1954到1955的那个冬天确实是解放后最冷的。之后的多个夏季大水年份,当年底至次年初,都出现持续低温天气。气象专家也表示,大水之后有大寒,几乎已成为规律。

从1月8日进入农历“三九”,今日恰是“三九”居中,中央气象台此前天气公告显示:“三九”期间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但从气温整体趋势来看,“三九”大概率不会比“二九”更冷。

淮南市气象台预报,本周周五前全市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迅速回升,其中周二日平均风力增大到3~4级,阵风6~7级。周五后受冷空气影响,全市平均气温将逐渐下降8℃左右,周六偏北风力将增至3~4级,阵风6~7级。

具体预报如下:

1月12日,晴天,0~11℃;1月13日,晴转多云,-1~14℃;1月14日,多云转晴,3~15℃;1月15日,晴到多云,-2~11℃;1月16日,多云转阴,-3~5℃;1月17日,多云转晴,-2~5℃。

新闻推荐

毒杀22条宠物狗 七旬老汉被判刑

星报讯因不满小区居民饲养宠物狗,七旬老人投药毒杀22条宠物狗……近日,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法院一审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其有...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