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文化”:激活淮南市文旅经济的新亮点 高 旭
凡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八公山”,都知道这是产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的地方。“八公山”,从西汉以来,就因为淮南王刘安与“八公”为代表的淮南宾客们修道炼丹祈求长生成仙,而成为一座中华文化史上的道家名山。“八公山”,不仅是历史的,更是现实的。如何让这座富蕴中华先贤修道信仰及理想的名山,继续福荫后人,成为当前淮南城市文旅经济发展的重要而鲜活的资源,就十分值得深思研讨。充分发掘出“八公山”的丰厚的文化底蕴,进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座中国道家名山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每一个淮南文化人都理应积极关注与认真解答的重要课题。
1.激活“八公山”的文旅经济活力,必须提出“八公山文化”的核心概念及理念。八公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是一座有着自身独特历史文化蕴涵的“名山”。八公山承载着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们的修道信仰、追求与理想。尽管“八公山”也曾有过云条山、北山、楚山、肥陵山的名字,但唯有“八公山”之名让其名垂青史、誉满世界。以“八公”为名,既是中国古典政治礼贤下士、重贤求治的理念反映,也是中华文化超越世俗、重道贵生的精神体现。因此,“八公山”不只是一座山,更是一种独特的“名山文化”,用“八公山文化”来指称这座历史文化名山是名副其实的,毫无过誉之嫌。与“八公山”相关的一切古今文化资源,都从属于“八公山文化”的范畴之内,均是因“山”而生、而显的,也都是因“山”而获得丰富鲜活的生机活力。用“八公山文化”来统合现有的“八公山”文旅经济资源,能在最大程度上突出“名山”品牌及效应,能不“杂”不“泛”,聚焦优势所在,赋予“八公山”文旅经济发展以最根本最重要的理念支撑,让世人因“八公山”而知“八公山文化”,由“八公山文化”更欣赏“八公山”,从内心自然形成“八公山”的文化形象,深刻感知“名山文化”的独特魅力。
2.激活“八公山”的文旅经济资源,必须紧扣“生态名山”“文化名山”的两大关键来进行。“八公山”是历史的,更是现实的。让这座“名山”成为服务当前淮南市文旅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助力,就必须真正把握激活“名山”文化资源的要害,而不是平平用力、泛泛作为。从现实来看,“八公山”无论是从全国而言,还是从安徽省而言,都不以雄奇峻伟著称,但却具有自身“秀美”的自然特点。山脉绵长,层峦叠嶂,虽不“高”却显“秀”,虽不“峻”却自有“美”。更为重要的是,“八公山”有着不同于其他中华名山、安徽名山的独特文化蕴涵,正是后者让“八公山”屹立于江淮大地而独领风骚。保护、开发与建设“八公山”,理应着眼于“生态名山”之“表”与“文化名山”之“里”来展开,让其具有更优质的文旅生态条件,更能生动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意蕴。“秀美八公山,论道养生地”,从生态细节、文旅细节上下功夫提升“八公山”的绿色生态品质,营造更为生态宜游的自然环境,同时深入发掘“八公山”的经典文化蕴涵、民间传说意趣,让这座“名山”充满哲学化、故事化的人文奇彩,能够激发起每一个身临其中的休闲者、旅行者、修道者的亲近之心、好奇之情、热爱之意。始终将“生态”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对待,这是激活“八公山”文旅经济资源的最为切实的实践路径,也是让“名山”真正名副其实的最佳选择。
3.激活“八公山”文旅经济资源,必须处理好“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的重要关系。“名山”虽有“名”,但需要用有深度的学术研究来支撑起其“名”。现实中“八公山”文旅经济的长远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深厚的学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其“根”愈深,其勃发愈有力。“八公山”拥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色”“底蕴”,其“山”虽不“大”,其“文化”却“宏深厚博”,无论是“绝代奇书”《淮南子》,还是千古一战“淝水之战”,都足以让“八公山”成为说不尽、道不完的中华“名山”!深化对“八公山文化”的学术研究,依托当地政府、高校、文化团体、知名学者组建起“八公山文化研究院”,出版“八公山文化丛书”,举办持续性的“‘八公山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都能够让“八公山”不再局限于“一市一区”,而是拥有原本应有的全国性的文化影响力。用“学术研究”带动“文化普及”,组织相关文化学者撰写系列性的“八公山文化”通俗读物,用文学文艺的各种形式将“八公山”充分介绍出安徽省,走向全国、全世界,这也成为完全具有实现性的重要举措。“学术研究”为“八公山”的文旅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文化普及”则为其提供积极有效的现实推力,合二而用,整合发力,必将让“八公山”文旅经济发展内劲充足,行稳致远。
4.激活“八公山”文旅经济资源,就必须善于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形塑形象。现实来看,“八公山”文旅资源十分丰富,不论是精神性,还是物质性的,所拥有的可开发的有利资源比较多。但文化资源多,不意味着毫无区别的平均用力,而更应该把握主次轻重,将其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文旅经济价值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突显出来。“淮南子文化”“豆腐文化”“寿州窑文化”“紫金石文化”是当前“八公山”文旅经济中最需重视与开发的文化资源,这四种文化资源不仅能充分展现出“八公山”独有的文化蕴涵及魅力,具有符号化的象征意义,而且与现实的文化品牌、文创产品、文化产业紧密相联,能够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丰富多样的“八公山”文旅资源里,理应将以上四种文化资源作为“主打”对象,集中现有力量,进行深度开发。尤需注意的是,这四种文化资源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内在联通起来,如“淮南子文化”与“豆腐文化”“寿州窑文化”“紫金石文化”的紧密结合发展。“八公山文化”从“名山文化”的有利地位与视角出发,纳“淮南子文化”“豆腐文化”“寿州窑文化”“紫金石文化”于其中,突出优势、彰显特色,更可见“八公山”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也更可见其不同于其他安徽名山、中华名山的特异之处。
5.激活“八公山”文化经济资源,必须协调好“市”“区”两级的发展理念及关系。“八公山”是淮南市的,也是八公山区的。从“市”“区”两级的不同视角出发,对“八公山”文旅经济发展会有不完全一样的认识。对“八公山区”来说,发掘利用好“八公山文化”,打造“八公山”文旅胜地,是当前实现全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所在、命脉所系,必须全力以赴,但对于“淮南市”而言,“八公山”的文旅经济发展,则是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亮点”与“突破口”所在,因此,能否打好“八公山”文旅经济牌,虽不足以动摇经济全局,但却事关全局的整体发展、良性发展、长远发展,绝不能等闲视之。只有从“淮南市”与“八公山区”的两级立场出发,统筹规划好“八公山”文旅经济的发展事宜,协调好自上而下的发展关系,实现全局谋划、整体发力,才能让“八公山文化”真正成为激活淮南市文旅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让其发挥出理应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八公山”是淮南人的身心栖息之所,也是当前淮南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契机。让这座中华名山、道家名山继续福荫淮南人民,让“八公山”文旅经济探索走出一条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来,既是“名山”之福,也是所有淮南人之“福”!
新闻推荐
12月5日是第35个国际志愿者日,为认真落实总行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深入推进“徽银党建+文明创建”品牌建...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