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一段青春时光

淮河早报 2020-11-26 08:31 大字

庞凡

夜深了,可能是晚上喝多了茶的缘故,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无论我怎么努力,一群群羊从我眼前走过,还是无法进入梦乡。又加上居所毗邻火车站,火车经过时的声响还有刺耳的鸣笛声,在寂静的夜听起来格外清晰。

我的居所前就是火车站广场,我住在十六层,无论是站在窗子旁还是阳台上,常能看到那黑褐色的火车轨道像蜿蜒的巨龙向远方游弋而去。一列列火车呼啸而来,在站台上“吐出”一群人,再“吸纳”一群人,然后急速而去,每天周而复始。我对火车的感情很深厚。幼时生活在偏僻的乡村,别说是火车就是汽车也很少见,那时在我们的集镇上有一班直达淮南的客车,每天把需要到城里办事的村民在早晨六点半钟拉到淮南,晚上五点半左右再从城里带回。如果能跟随父亲到城里去一趟,回来都会兴奋好几天,也在小伙伴面前有了炫耀的话题:告诉他们城里的楼如何高,城里的饭如何好吃。有一天,一个邻居大哥哥从外地回来,说是坐火车回来的,我就好奇地想,火车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身上带火呢?大哥哥的妹妹跟我说,她听哥哥说火车很长很长,绕着我们村子能转十几圈,我张大了嘴巴,很难想象那么巨大的物体以及它的神奇威力。

后来来到县城读书。那天我在县城的老火车站久久站立,一睹心目中神奇火车的模样。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高大雄伟,一节节汽车似的箱子连接在一起,只是速度比我想象中快,很希望能坐上火车体会一下那种飞一样的感觉。

再后来,几年的幼师读书生活使我和火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家距离省城很远,我每月坐火车回一次在县城的姐姐家,取生活费和一些生活必需品。每次回姐姐家,和几个同学一起坐二路车从学校赶往合肥火车站,从合肥到县城的火车票是五元,那时我们都是穷困的学子,身上没有多少钱,就想方设法逃票(现在想来实在是羞愧不已)。我们先分析地形,寻找可以顺利进入站台的地方;混进车厢后,再分析哪节车厢会安全一些,避免查票;如果不幸遇到查票的,便赶紧往后一节车厢逃离。多年后同学们聚在一起时还感慨,在合肥上学的那几年,我们一个个都快成了铁道游击队成员了。

若是遇到节假日,那可就更惨了,记得有一年十一假期过后,我们赶下午三点多的火车,火车晚点,一直到五点多才吭哧吭哧喘着粗气来了,我们虽然买了票,但根本就挤不上去,看着黑压压的人头,我们几个急得都要哭了。晚上六点半上自习,我们的班主任可是全校严厉出了名的。最后终于看到一扇车窗是开着的,于是在外校几个男生的帮助下,我们从车窗爬进去了。火车上人们的汗水味混合着货物的味道,各种气味杂陈,让人有一种头晕目眩要窒息的感觉。好不容易下了车,飞一般地赶到学校,自习已经结束了。我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责罚,结果是我们几个写了人生的第一份检查。作为学校的优等生,平日里老师看重的好学生,我们心里是一肚子的委屈。可班主任的理由是你们应该有预见性,应该提前赶到学校。就因为火车晚点,我们这几个迟到的皆在讲台上泪流满面,痛哭流涕,为自己因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而造成的后果追悔莫及,表示一定吸取教训,永不再犯类似错误。后来工作后,单位在举办各种活动时都要提前做预案,才体会到班主任的英明。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交通越来越便捷,现在的火车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坐的绿皮火车有着天壤之别。尤其动车、高铁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出行方便、快捷、高效,车厢环境也是干净、清洁、舒适。不过,我还是很怀念绿皮火车,怀念曾经与绿皮火车相伴的岁月,怀念那无惧无畏,单纯快乐的青春时光!

新闻推荐

“飓风行动”进行时,营造安全交通环境

本报讯(记者张明星摄影报道)为进一步推进道路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的工作,持续深入推进“飓风行动”,11月20日晚,市公安局交警...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