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聚焦“行业清源”,重拳整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欺骗、误导消费者等行业乱象 “市霸”“行霸” 统统拿下

淮河早报 2020-11-24 08:58 大字

今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次推进会上,对深化“六清”、谋划“六建”进行了研究部署,“六清”中就包括“行业清源”行动。淮南市市场监管局及时制订印发《集中整治市场监管领域“欺行霸市”行业乱象》,把打击锋芒对准在各类市场经营场所利用黑恶势力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欺骗、误导消费者等行业乱象,摸排涉黑涉恶线索,铲除黑恶势力生存土壤,助推“行业清源”行动,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突出整治重点 深入摸排线索

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出重拳,施实招,开展以打假治劣、口罩及原料价格监管、竞争执法等各类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及保健食品、知识产权等民生领域监管,扎实推进集中整治市场监管领域“欺行霸市”行业乱象,形成“行业清源”行动强大攻势。

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近期重点工作,重点宣传举报揭发涉黑涉恶线索的途径和保护举报人机制等内容,充分调动广大经营业户参与专项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全系统扎实开展集中整治市场监管领域“欺行霸市”行业乱象,重点整治在各类市场经营场所利用黑恶势力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迫使他人接受不平等或者不合法交易条件等行业乱象。深入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摸排,重点摸排商贸集市、批发市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食品安全等涉黑涉恶问题线索,积极发挥1231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从广大市民和市场主体的日常投诉举报中收集涉黑涉恶线索;在查办违法违规行政案件过程中,核查具有涉黑涉恶特征的线索。

强化行业监管 严把市场准入

发挥企业登记监管职能,对已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被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以及法院通报涉黑涉恶的被执行人,在开办企业时严格资格审查,依法实施限制措施。严格按照《工商总局关于调整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的通知》要求,落实淮南市《关于投资类市场主体注册前联合评估制度》,严把淮南市投融资类市场主体准入。

依法依职配合金融主管部门整治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贷款业务,以低门槛诱导贷款,以“借款”为名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套路贷”行为。

深化市场乱象整治 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按照“依法严惩、标本兼治”的工作要求,坚持常态化监管、执法办案与专项斗争相结合。先后开展了“皖剑2020”打击网络传销行动、夏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打假治劣铁拳行动、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和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执法等专项执法行动,有效净化市场经营环境。加大市场流通领域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哄抬物价、垄断经营、网络传销、不正当竞争、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

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实施行政处罚1499件,货值总额503.94万元,罚没款1555.74万元;其中:食品安全案件391件,质量案件138件,知识产权类案件141件,无照经营案件82件,广告案件36件,市场准入案件15件,网络交易案件13件,不正当竞争案件14件。这些案件的查处起到了处罚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作用。

同时,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和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衔接与配合。加大市场流通领域监管方面存在行业乱象整治力度,对“市霸”等黑势力易于滋生的行业以及公检法等部门提供的涉黑涉恶人员开办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强重点监管。对检察机关移送的15份经县区人民法院判决的套路贷公司,组织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其中属于淮南市注册登记的套路贷公司,存在利用公司名义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的,依据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开展“行业清源”行动,集中整治“欺行霸市”行业乱象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廖凌云

新闻推荐

他,与苦、脏相伴,平凡岗位上奉献年华 本报记者 王伟

在很多人眼里,垃圾卫生清运工、粪便清运工既不体面,挣钱也不多,与苦、脏相伴,让人避之不及。而在东华实业集团谢家集物业分公...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