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农耕 王晓珂
先秦时期,人们就知道了四个主要节气,二月春分、五月夏至、八月秋分、十一月冬至。到了公元前137年,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详细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理论依据。《淮南子·天文训》对自然天象、物候、气象、农事、政事做出记载,这便是我国流传两千多年的农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农时与季节的关系。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中,农作物生长真正与二十四节气结合得比较密切的只有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特别是江淮地区结合得更加紧密。许多关于农作物和节气之间的农谚,基本上都流行于江淮地区。这些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从古到今,指导着劳动人民进行农事活动并从中受益。
《淮南子·天文训》里首先讲到四季的产生:“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其次总结出“八风”也就是八个节候时令,从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等不同的风相隔四十五天到来。提出了相隔十五日的二十四节气:“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淮南子·时则训》谈到时训和月令是最先提到孟春之月的天象、气象及物象,从中引出人民的农事,即规定了在此时空下必须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遵循自然的法则。“立春之后,四海云至而修封疆”。为此,《淮南子·时则训》指出,立春后雨季来临,抓紧修治田地,施肥,准备春播。由此产生的农谚:“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田,春分犁不闲。”同时“命司空”“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也就是说,不要让五谷被雨水浸渍,受到伤害,官员应加强巡视,及时处理遇到的自然灾害。
《淮南子》强调农事要根据节气,把握耕种时机,“椿树发芽,快种棉花”,“梨花香,早下秧”,“宁叫秧等田,不叫田等秧”等。《淮南子》提出“后妃斋戒,东乡亲桑。省妇使,劝蚕事”,春季又是养蚕的时节,斑鸠展翅飞翔,戴胜鸟停集在桑林中,此时应准备好蚕箔笋筐,然后,后妃在斋戒之后亲自去东方采摘桑叶。鼓励妇女们的劳动,勉励她们致力于养蚕事业。
孟夏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因此,农谚说:“芒种收新麦,夏至插秧田”。同时“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蝼蝈,而《月令》郑玄注为:“蛙也”。这又告诉农人:“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淮南子》指出,夏至这天白天最长,而开始上升的阴气和正处鼎盛的阳气互相争抗着,这使万物生死界限分明,淮南地区有农谚道:“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及“夏至有风三伏热”。此时有些植物濒临死亡,有些植物旺盛生长。这个时节有道:“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仲夏的时节,鹿角开始脱落,树上有了蝉鸣。“半夏应时生长,木槿树正在开花”。到了小暑耕种忙了起来,“红日如火锄草苦”,“六月不热,稻子不结”,这天气到了炎热的季节正是好时节。
立秋栽葱,白露种蒜。秋分一到,谷场见稻。秋分节气,昼夜长短相等,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农谚总结了:“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淮南子》强调:“这个月中可以修筑城郭,建设都邑,疏通水道和挖好地窖,建造各种粮仓。相关的官员,应督促百姓搞好收割、储藏、畜养和采摘,多多积聚并勉励百姓种好越冬麦子。”
淮南地区积累了很多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农谚,如“秋耕深一寸,春天省堆粪”,“秋薅五交没有糠,棉锄六交白如霜”等。
《淮南子》曰:“日冬至则北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意思是冬至是给万物带来阳德的节气。“冬至阳生春又来”,此期间,根据古人的经验,对三麦、油菜进行松土、施肥、浇水、及培土壅根。对稻茬棉田和棉花、玉米苗床冬翻,熟化土层。“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日冬至……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淮南子》对日影的丈量,引导我们的作息,正如谚语所曰:“吃过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雪一场被,春雪一把刀”。到了季冬十二月,《淮南子·时则训》强调指出:“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绝于纪,星周于天,岁将更始。”在这最后的季冬十二月里,阳气上升,禽鸟感气而动,淮南子描述为是:“雁北向,鹊架巢,雉鸣叫,鸡呼卵”,这些都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农事方面为明年春耕作准备:“修耒耜,具田器”,“命农计耦耕事”。农谚说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中国自古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民以食为天。所以《淮南子》的思想是发展生产,搞好农业。在《主术训》要求君主“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做到“群生遂长,五谷藩植”;还要“教民养育六蓄,以时耕种”,因地制宜,不适合种植五谷的地方则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这些关于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论述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同样值得借鉴。
刘安及其八公在《淮南子》巨著中记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综合了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知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与我们的农耕生产息息相关,指导着农业的生产活动,千百年来对我国的农业耕种的发展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新闻推荐
《淮南子》一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绝代奇书、旷代道典,其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为历代学者所称道。在全书二十一...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