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月亮

淮河早报 2020-09-27 23:41 大字

顾正龙

那年,我刚刚考上本省的一所师范大学。军训连着中秋,连日的站军姿累得腰酸背痛。室友们数着日历牌上的日子,说中秋快到了,可真想家啊。我自然也不例外。

学校给每个同学发了一筒月饼,一个苹果,午饭另加了一个鸡腿,聊解外出求学的学子们的思乡之苦。晚饭后,同寝室的室友不约而同地拿出那筒月饼。轻轻撕开外包装纸,里面是四块很普通的月饼。表面印有花纹,还没递到嘴边已闻到一阵阵香味。一口咬下去,满口生香。青丝、红丝、冰糖、花生仁,被面紧紧地压实、包裹着,传递着节日里的喜庆。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我们索性将凳子搬出寝室,一边嚼着又甜又香的月饼,一边抬头仰望天上那轮又圆又大的月亮,畅谈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因为都是读的中文系,室友们仿佛在那一瞬间迸发了才情。那阵子,小咪痴迷写诗,地主爱上了写小说,猴子喜欢朗诵,胖墩负责编辑校园文学报纸,我则刚开始自己的散文创作之路。兴之所至,猴子用他极富磁性的声音朗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塘固然看不见,月色倒是撩人情思。大咪以他诗人的情怀吟诵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胖墩这时竟在一旁翩翩起舞起来,我则开始构思如何以“第一次离家过中秋”为主题写一篇“豆腐块”。

那晚的月亮皎洁如水,像一只银白的圆盘,高高地悬在空中。我们从月光诗词,谈到社会现象,谈到家国情怀,谈到四年后的理想和打算。直到半夜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宿舍躺下。这时,下铺的小咪突然蹦出来一句:我真想吃妈妈做的糖馍啊。我默默点点头,心里头说:我也是。月色笼罩下,浓浓的乡愁又悄然出现,在眼前不断漫步,哪怕闭上眼睛,又占满心头。

生活的车轮一直向前,生命永远是一弯新月,二十年过去了,猴子、小咪和我都回了家乡任教,地主来了淮南,胖墩和大咪改行当了公务员。偶有联系,情意不断,当年中秋节的那个夜晚,点点滴滴都布满月的照耀,光的影像。永远地在心灵深处,歌唱。

新闻推荐

服务到社区 义诊暖人心

本报讯(记者冉韬)为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2020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的通知要求,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