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组合拳”演奏脱贫“交响乐”

淮南日报 2020-08-17 09:08 大字

“抓党建、聚人心是促脱贫的主要法宝!”潘集区夹沟镇华李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传发,每每谈起这些年驻村帮扶工作,必然要说起这句话。经过党员率先垂范,60余户贫困户参与基地生产经营,每户每年可增收2400-3000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39%。

今年以来,潘集区统筹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致力于兴产业、保就业、促消费,着力打好“组合拳”,全面补齐工作短板,坚决防范返贫和新的致贫,确保脱贫成色足,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兴”产业,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了防止鸭子过多,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一亩稻田内最好放养15只左右,还要为鸭子搭建一个避雨鸭棚。”7月下旬,贺疃镇科技特派员李德福一直在塘西村养殖大户间转悠,为他们传授稻田养鸭技术要点。

潘集区通过抓特色强优势、建园区增功能、育龙头强动能、扶主体促效能、抓项目增投入、重服务强指导、促产销增收益,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扶贫。

目前,全区已建成25万亩绿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场4个,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2个,贫困村建设各类产业扶贫基地40个,每个基地可为贫困村增加集体收入至少2万元。

全区参与扶贫带动的农业经营主体达153家,带动34个贫困村年总增收188.62万元,村均年增收5.55万元;带动贫困户4952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保”就业,家门口农民变工人

黄明高是祁集镇黄岗村贫困户,因身体原因无法实现外出就业,村里便将他介绍到扶贫车间工作。“每个月有近1000元的收入,虽然工资不算多,却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黄明高谈到这个工作很是满足。

为了让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祁集镇投资18万元建设黄岗村扶贫就业驿站和扶贫车间,帮助黄岗村贫困人口十余人实现了就近就业。8个村(社区)共开发农村保洁岗、秸秆禁烧巡查岗、光伏电站管理岗等6类村级公益性岗位,目前已安排上岗41人。

潘集区为贫困群众设置公益岗位395个,2020年以来村级公益事业安排贫困人口临时务工就业329人,扶贫项目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56人,共有50个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全区4个扶贫车间参与务工。

同时,潘集区劳动就业部门还不断开展技能培训和推动岗位对接活动,今年已举办2期技能脱贫培训班,60余名贫困劳动力参与培训,举办了1期行蓄洪区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25名贫困劳动力签订意向合同,贫困户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促”消费,“香饽饽”飞出新农村

6月11日,潘集区泥河镇杨柳村驻村工作队,通过安徽省电信公司牵头,与合肥新度商务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将杨柳酥瓜摆上了“橙心选”电商销路平台,仅一个多小时,下单量就达到了104箱。

产业有了,产品有了,真正让“香饽饽”飞出去,才会让贫困户有收益。针对潘集区大量优质农产品的优势,潘集区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方式促进消费扶贫。通过推进“百企帮百村”,召开“百企帮百村”对接会,15家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和19家区工商联会员企业分别结对全区34个贫困村,助力消费扶贫。

为扩大潘集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农超对接、农企对接,潘集区于5月18日举办了淮南市第三届潘集区酥瓜节暨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据统计,今年以来,潘集区已累计帮助贫困户、带贫企业销售农产品4453吨价值2672万元,让农产品变了现,让农民增了收。

“防”返贫,全面启动灾后重建

受突如其来的汛情影响,古沟回族乡於湖村於天军、於祥虎两户贫困户种植的蔬菜大棚受灾,在及时开沟排水后,潘集区农业农村部门派人上门,指导他们重新种植时令蔬菜和瓜苗……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新媒问政(第十九期)

1.网友问:新生儿落地险办理流程是怎样的?需要哪些手续?经办单位在哪里?淮南市医疗保障局回复:新生儿落地险须在小朋友出生90天...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