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 □陈育亚
前不久,我们几个文友相约来到我的故乡禹会村,走近淮河岸边,与淮河亲密接触。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岁月里,在冬季雨水少、淮河水位低的时候,国家把淮河沿岸几十万百姓组织起来,到淮河岸边,埋锅垒灶,扎下营盘,在疏通河床的同时,肩挑着土筐,手推着三轮车,用最原始的办法,把大量的土石运到坝上,筑起了防洪防灾的钢铁长城。我曾经是治淮大军的一员,经历过治淮战斗的峥嵘岁月。当年我十多岁,和许多小伙伴一起,一篮子一篮子地挎土,汗流浃背地把土运到高高的坝子上。每当想起那震撼人心的场面,我就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到了治理淮河的战场,浑身充满力量。
我曾经许多次在淮河上乘船航行,每次航行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哥结婚前夕,家人都忙着准备婚事,就委派10岁的我去淮南接伯父。我从离家5里多路的马城乘船,那是我第一次乘船远行。我一直站在甲板上,听着渔歌和船工的号子,看着淮河里一浪压着一浪的波浪,来来往往的船只,翠柳飘飘的两岸风景,特别是船头推开的美丽浪花,给我留下了永远的美好记忆。还有一次,父亲带着我到怀远看电影《卖花姑娘》,一部朝鲜催人泪下的好电影。我们排队到晚上才乘上了开往怀远的船,到怀远看了最晚场的电影。那天夜晚的淮河,只有航标灯特别得亮,它照亮了宽广的淮河,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航程,也使我心中永远记下了那盏明灯。
我们村大部分土地在淮河西岸,横渡淮河是家常便饭。我们管淮河西岸叫大河湾,夏季那里有万亩麦田或稻田;秋季那里有万亩豆地或高粱地,它是安徽省在淮北地区的最大粮仓,素有“一年收了大河湾,三年狗都有裤子穿”的美誉。
人少时,大家乘船过河,人多时,水性好的,就游泳到对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紧张,2600多口人的村子只有2只渡船和2只小划子。而我们小孩子常常被塞进小划子里,有时能坐8个人左右的小划子,都塞进了十五六个小孩子。如果是在夏季,船离岸二三十米,或者更远些,大孩子就按照习惯把学会游泳的小孩子向河里抛,有时两个大孩子抬着小孩子向空中抛,还会划出美丽的抛物线。后来大孩子也沉不住气跳入水中,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打闹,围绕着船一起游向岸边。孩子们也在这一次次被抛向河里的过程中,练出了好水性,享受了少年的欢乐。当然就在这一次次横渡后的辛勤劳作后,我们有了大丰收,有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欢歌笑语。
但也有一次特别惊心动魄的记忆,至今让我想起来还有点后怕。记得在我11岁那年,同样我被两个大孩子抬着抛向河里。游着游着,我的脚突然抽筋了,酸痛难忍,我在河中采取一切办法把抽筋排除,但已经耗去我太多的体力。我只好采取潜水游泳,在第二次游出水面时,我还没有到达岸边,有些慌乱。第三次游出水面时,仍没有到达岸边,我有些害怕。我用尽全部体力进行了第四次潜水游泳,但很快一点劲也没有了,感觉要完了,情急之下,我使出最后一把劲,向岸边猛划猛冲几下,正好到达不至于漫过嘴角的岸边。我心里感到庆幸,不知是害怕还是激动,流出了眼泪,大声地哭了起来。
今年是新中国治淮70周年。70年来,淮河儿女,群策群力,历尽艰辛,几乎把洪涝灾害降到了零点,也使得千里淮河“旧貌变新颜”,变成了温柔可爱、美丽富足的小康之乡,成就了“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我们几位文友徜徉在淮河坝上宽阔的水泥路上,看着坝坡一望无际的大面积防护林,河边大片滩涂湿地公园,一座座现代化的桥闸,一条条横跨淮河的桥梁,感慨良多。水清鱼肥的淮河,谈论着淮河的过去、今天和将来,真实地显现着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感叹着今非昔比。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鸿)2020年中、高考临近,为保障广大考生餐饮食品安全,淮南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