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外出务工,许多孩子又成了“留守儿童”,各级妇联组织及时补位 将“心”与“爱”留守在孩子们身边

淮河早报 2020-05-27 08:17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孙鸿)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稳步有序启动,淮南市各村、社区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岗。父母外出使得许多孩子又成了“留守儿童”,为了保证留守儿童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市妇联开展“送日常关爱、送心理帮扶、送生活救助、送家庭教育、送安全知识”系列关爱行动,由妇联干部带头,发动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上下联动,不留空白、不留死角,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疫情防控期间得到特别的关心关爱。

送日常关爱。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爱心妈妈、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妇女干部的力量,及时掌握辖区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生活学习情况,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利用电话、微信、走访等方式,定期与留守儿童进行联系,详细了解每位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状况,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以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送心理帮扶。为缓解在疫情期间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居家学习和心理不适等问题,淮南市妇联依托12338开展心理咨询热线服务。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建立微信群,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志愿者入群开展心理疏导公益培训,发布“心理援助每日一帖”,帮助留守儿童消除恐惧心理,缓解心理压力,提供有效心理援助。同时在全面复学期间,邀请心理辅导老师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复学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送生活救助。市妇联开展“贫困妇儿一元捐”专项助学活动,重点实施“微心愿学习包”“徽姑娘”助学成才行动两个项目,为全市21名困境儿童赠送“微心愿学习包”,为45名贫困学生送去助学金,给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提供切实的帮助支持。各级妇联组织在疫情期间给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送去食品、口罩、洗手液等必需物资,及时解决孩子的生活所需,让孩子们感受温暖关怀。

送家庭教育。市妇联举办“宅家抗疫 同悦书香”家庭亲子阅读时光征集活动,记录家庭亲子阅读的美好时光,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进一步引领亲子阅读风尚,和谐家庭亲子关系。各级妇联组织通过赠送书籍、网上送课等方式,指导留守儿童父母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丰富留守儿童居家学习内容,让父母陪伴孩子度过有质量的亲子时光。

送安全知识。疫情期间,各级妇联组织积极组织巾帼志愿者前往留守儿童家中为留守儿童和家中老人耐心讲解疫情防控知识,交代他们在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能放松疫情防范意识,确保老人、孩子的身心健康。夏季来临,为防止溺水事件发生,妇联组织联合乡镇主管部门积极谋划部署,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摸清底数,明确监护责任,通过手机、微信、QQ群等方式,宣传防溺水知识,确保留守儿童生命安全。

新闻推荐

偏信“福寿膏” 荒唐种罂粟

本报讯(记者苏国义)某些人生活在21世纪,但思想却停留在上上个世纪。这不,淮南市一七十多岁的老人听信罂粟有“福寿膏功效”的...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