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酥瓜,特色品牌的靓丽名片

淮南日报 2020-05-12 09:24 大字

2.5公斤,70元!5月10日,潘集区“鑫农小哥”网店通过顺丰快递,将第一批150件“代楼”酥瓜空运发往北京、上海、广东……

迎着初夏的暖阳,潘集酥瓜如期上市!近年来,潘集区以发展酥瓜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不断培育壮大酥瓜产业,“潘集酥瓜”也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增加了群众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小小酥瓜已经发展成潘集区的“大产业”,打出了淮南特色农产品一大“金字”招牌。

品牌打造,结构调整硕果累累

香、甜、脆、酥!作为沿淮地区的特色瓜果,潘集酥瓜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从2005年的10亩试验田起步,到如今的1.5万亩覆盖;从5角钱一斤的低价销售,到8元钱一斤的各地抢购;从一亩小麦400元纯收入,到一亩酥瓜6000元纯收入……潘集酥瓜带来的不仅是产业机构的调整,更是理念的创新。

2018年,“潘集酥瓜”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又成功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潘集酥瓜”荣获国字号认证,进一步提升了社会认知度和市场价值,潘集区将“潘集酥瓜”证明商标授权给6家合作社,推动了潘集区酥瓜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

围绕酥瓜产品标准及育种、育苗、生产、采收、包装等生产全过程,潘集区先后主持制定《潘集酥瓜》等地方标准5项,推广面积15000亩,实现了酥瓜的标准化生产,创建酥瓜标准园、标准化示范区3个,面积4000亩。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南京、徐州等各大城市及本省周边城市。在合肥农展、上海农展上等展销活动中,“潘集酥瓜”也是好评如潮。

从地方农业部门的探索,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确立……潘集酥瓜已经成为淮南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科技支撑,特色农产品驰名江淮

“我承诺:自觉遵守管理规程,严格按照栽培技术规程组织生产,把好生产、施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在泥河镇黄圩村,陈超签下了承诺书,正在办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的使用。作为潘集区最大的酥瓜种植大户,他的50多亩酥瓜已经上市,供不应求。

潘集区与安徽农业大学在合作组建酥瓜产学研联盟的基础上,启动潘集酥瓜特色试验站建设,组建安徽省酥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几年来,围绕“推动酥瓜产业发展”的目标,通过构建“1+1+N”的服务模式,开展科技攻关和示范推广工作。初步建立了潘集酥瓜分子条码,培育酥瓜新品种7个,获得省级科技成果3项。

2010年起,潘集区连续举办了7届酥瓜种植能手大赛。2018年起,淮南市已举办了2届潘集酥瓜节暨潘集区特色农业产业促脱贫攻坚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潘集酥瓜品牌的影响力。

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潘集区打造许家岗等以酥瓜为主要产品的特色精品园区,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相结合,使市民在休闲、采摘的过程中感受酥瓜的魅力。

脱贫攻坚,小小酥瓜致富有望

“我的酥瓜不是瓜,是水果!”卢集镇戴庙村是潘集酥瓜的名产地。依靠种植酥瓜,贫困户戴宜军用3年多时间,将为女儿看病花去的20多万元债务都还了,如今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今年,他的6亩酥瓜,每亩产量5000多斤,一季酥瓜平均每斤可卖到4元钱。

在戴庙村,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扶贫工作队以酥瓜种植为依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传统散户小面积种植酥瓜向现在的大户集中连片种植转变,成立了3家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戴庙”酥瓜商标,利用扶贫资金40万元规划修建50亩酥瓜产业园……

对于戴庙村贫困户胡永广来说,5个瓜棚是他脱贫致富的希望!同时,卢集镇还建成了城北村酥瓜扶贫产业园和戴庙酥瓜种植扶贫产业园,带动扶持80余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目前,潘集区酥瓜年产值2.2亿元,瓜农户均增收1.5万元,酥瓜生产合作社、企业共28家,约3000户从事种植酥瓜,种植户涉及10个乡镇46个村3000户左右,从业人员近2万人,形成了酥瓜专业村、专业镇。2018年,潘集区利用项目资金在城北、戴庙、沟北等地建50亩连片酥瓜产业园6个,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

面积过万、产值过亿、誉满全网!“潘集酥瓜”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扬起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风帆。

新闻推荐

强化重点堤防确保安全度汛

本报讯记者从市水利部门了解到,在主汛期即将来临之际,淮南市进一步强化城区、山区、采煤沉陷区、中小水库和堤防等重点部位...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