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33项民生工程“加码”百姓幸福
本报记者 孙鸿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于地。随着市政府下发《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淮南市今年民生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今年实施的33项民生工程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医疗保障、智慧健康建设等方面。与去年相比,新增3项,完善5项,调整和退出3项,继续实施25项。
翻开2020年的“民生档案”,一项项诚心实意的惠民措施,犹如一股股惠民暖流,温暖着百姓的心田。
有增加顺应百姓最迫切需求
发展无止境,改善民生也无止境。近年来,淮南市民生工程涵盖范围不断扩大,今年也不例外,新增3项民生工程,包含了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出生缺陷防治、智慧健康建设等多个领域。
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根据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在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因地制宜,建管一体,采取适当模式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加强粪污废弃物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过程管理,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出生缺陷防治。围绕《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和“健康淮南2030”实施方案,在全市所有县区开展产前筛查技术咨询、孕中期唐氏血清学三联筛查以及优生优育健康知识宣教等,促进全市产前筛查率稳步提高,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智慧健康建设。围绕《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在继续推进“智医助理”基础上,加快“智联网医院”建设,面向基层打造人机协同的诊疗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建设“安康码”综合服务平台,统筹推进电子健康卡、社会保障卡、医保电子凭证与“安康码”互联互通,推广更多场景的长期广泛应用,为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便利,为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提供支撑,推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有调整惠民工程幸福再升级
幸福项目挨个数,民生亮点连连看。今年,淮南市民生工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提档升级,在调整中为百姓谋福祉。
完善5项民生工程。包括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将老旧小区智慧安防设施建设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适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进一步做好特殊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冬季取暖工作,将大别山革命老区中小学采暖保暖工程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内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将高职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覆盖面提高10%,将普通本科、高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文化惠民工程。考虑农家书屋已稳步推进,转为部门日常工作。继续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农村体育活动。
同时,调整和退出3项民生工程。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单独立项,农村污水、垃圾治理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统筹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不再单列。“智医助理”已纳入智慧健康建设统筹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健全机制,转为部门日常工作,智慧医疗不再单列。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机制已健全,现已常态化运行,退出民生工程。
有延续民生工程为百姓撑起“保护伞”
新增的民生工程要实施,原有的25项民生工程也将继续,民生工程为老百姓撑起了“保护伞”。
今年,淮南市将继续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党建引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贫困残疾人康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美丽乡村建设、就业创业促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技能培训提升、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妇幼健康水平提升和职业病防治、智慧学校建设、学前教育促进、水环境生态补偿、水利薄弱环节治理、棚户区改造等25项民生工程。
新闻推荐
段成今年4月,淮南市支援湖北医疗卫生人员陆续返回。在五一前夕,许多医务人员也返回岗位,开始日常工作。4月10日,淮南市五一...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