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幸福底色 民生工程在温暖中前行! 淮南市2020年民生工程全面推进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美好生活的具体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所望;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民生工程实施为抓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守住底线、突出重点,补上民生短板,推动共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淮南市2020年33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1“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支持在贫困村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共建设172个;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能人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带动贫困户13041户;引导和支持11773户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开展自种自养,发展特色产业。
2党建引领扶贫: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办公经费共386万元,推动选派帮扶干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3资产收益扶贫:折股量化和收益分配向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贫困人口倾斜,帮助贫困群众更多的分享产业扶贫红利。
4“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685.29公里。县乡公路大中修里程按照7%的比例,预计实施221公里,地方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充分发挥县级路长办公室职责,明确细化辖区内农村公路各级路长责任人;全面推行乡村道路专管员制度,确保到年底前全市所有乡镇均完成乡村道专管员招募、并经培训上岗。继续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作,2020年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5农村危房改造: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全面梳理,完成新增768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查漏补缺,实行动态监管,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6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障水平,实施3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或饮水型氟超标改水工程(以批复方案为准)。
7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省内就医合规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报销后,个人年度自付费用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院分别不超过0.3、0.5、1万元,剩余费用由政府兜底保障(“351”)。慢性病患者在“351”后个人1个年度内门诊慢病合规费用再按80%予以报销(“180”)。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贫困人口在联网的省内定点协议医疗机构就医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2020年底前,现有的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政策平稳过渡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框架,构建医保扶贫长效机制。
8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对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惠及学生95779人,实施学校覆盖率和受益学生覆盖率均为100%,做到应享尽享。
9贫困残疾人康复:为4454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患者提供药费补助;为586名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为45名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为39名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
10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229件,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符合标准。
11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完成省级中心村建设目标,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的70%。主要是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重点完成垃圾污水治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畅通、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亮化等建设任务,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实现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和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
12农村改厕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类县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普及率达90%以上,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85%左右,三类县根据群众需求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
1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2020年,新培育41个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和41个以上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实现追溯,推动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入驻国家或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探索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区块链追溯应用。
14就业创业促进:开发3800个公益性岗位,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强化就业服务对接,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托底,并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组织1007名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其他16-24岁失业青年,参加3-12个月的就业见习,并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做好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校园招聘会补贴发放工作,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实现就业。
15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建设,培育3个省级电商示范镇、15个示范村,培育一批在农村产品上行、电商扶贫等领域具有示范性的电商服务网点;提升农村电商发展质量,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打造一批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和品牌;提升农村电商“两中心、一站点”规范运营和上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村群众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推动安徽省农村电商发展上层次、上水平、上规模、上品牌、上效益。
16技能培训提升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新技工系统培养:全年组织实施技能脱贫培训900人次,每个培训班期的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全年组织实施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12000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年新增1600名初高中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接受技工院校全日制系统培养,培养稳定率不低于95%。
退役军人培训:组织实施退役军人技能培训708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30人,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580人、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90人、专业生产型培训460人、技能服务型培训100人,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
17出生缺陷防治:全面开展产前筛查,2020年产前筛查率达到50%以上,孕妇咨询随访率达到80%以上。
18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高龄津贴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应发尽发,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覆盖面不低于50%;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面达到10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应补尽补;每个省辖市打造不少于1个省级智慧养老示范机构或项目。
19智慧健康建设:智慧医疗建设:推广“智医助理”,2020年,在6县(区)开展“智医助理”建设。开展“智联网医院”试点建设,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建立上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联系机制,帮助基层医疗机构筛选诊断与治疗信息,对高风险病例审核及干预,降低基层医疗机构误诊漏诊率。
“安康码”应用便民工程:按照全省统一建设标准,建设“安康码”综合服务平台市级有关系统。分解各县(市、区)“安康码”推广使用目标任务,全市申领率达到基数的80%以上。推进“安康码”与电子健康卡、电子保障卡、医保电子凭证互联互通,至少选取1家市级公立医院和1家县级公立医院开展互联互通试点。推进“安康码”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应用全覆盖。鼓励探索“安康码”更多便民应用。
20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保障农村低保80767人,低保标准目标7040元/年人,在此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应保尽保,有进有出,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特困人员供养及机构运行维护:以保障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权益为目标,完善特困供养制度,保障特困供养对象23936人,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60%,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对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分别按全护理、半护理两档发放护理补贴,标准不低于基本生活标准的10%;持续开展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实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综合定额补助管理,进一步提高特困供养机构管理运营水平。
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1179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权益。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1050元,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450元,实行动态监管,应保尽保。
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根据救助对象实际需求,按照自愿、无偿原则,提供主动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教育矫治、返乡救助、临时安置、源头预防、反家庭暴力庇护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等救助服务。救助对象约1153人次,实行动态管理、应救尽救。
困难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对符合政策规定的38126名困难残疾人给予生活补贴,其中,一、二级20195名残疾人,三、四级17931名残疾人,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800元、400元。对37309名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给予护理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实行动态管理,应补尽补。
城乡医疗救助: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全覆盖,其中对特困人员实行全额资助,其他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实行定额资助。2020年,资助困难群众参保24.1万人(其中:资助建卡贫困人口参保13.01万人)。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应救尽救,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
困难职工帮扶:对符合困难职工建档标准的困难职工建档和帮扶全覆盖,建立完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制度,实施常态化帮扶机制,为500户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为15户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助学救助,为15户符合条件的患病职工提供医疗救助,推动困难职工家庭解困脱困。
2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政策,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新增筹资主要用于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普通门诊政策内报销比例不低于50%;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落地惠民;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2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大病保险全覆盖基础上,稳步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大病保险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60%。继续实施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继续推进大病保险即时结算,更加便民利民。
2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当年缴费人数达81.05万人,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
24妇幼健康水平提升和职业病防治: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免费婚前健康检查约35000人,婚检率稳定在85%左右,保证婚检工作质量;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常规免疫接种约682071剂次,第一类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达90%以上,建卡率达到95%以上。
职业病防治:完成不少于200名微型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从业人员的培训;煤尘(煤矽尘)等28种职业病监测信息上报不低于11000条。
25智慧学校建设:2020年,以贫困地区、偏远地区以及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为重点,建设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28座,实现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全覆盖。
26学前教育促进: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4所,资助幼儿3596人次,培训幼儿教师184人次。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和普惠发展,努力提升学前教育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7“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惠及学生371921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补助学生22616人;巩固完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计划建设面积12.72万平方米。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中小学采暖工程,惠及学生89861人。
28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发放本专科生国家奖助学金4085人、中职学校国家奖学金49人(教育:46人、人社:3人)、中职学校免学费补助14059人(教育:12859人、人社:1200人)、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4591人(教育:4071人、人社:520人)、普通高中免学杂费2392人、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8277人,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29文化惠民工程:免费开放10个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73个综合文化站、4个博物馆,向群众提供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公共空间设施场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全年补贴不少于166.4万元。“送戏进万村”演出不少于832场。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活动不少于832次。全省32个贫困县(市、区)应急广播系统基本建成,271个行政村完成部署农村应急广播终端,并与省级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完成对接。
30水环境生态补偿:推广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建立健全以市级横向补偿为主,省级纵向补偿为辅的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
31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开工建设8个县区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项目。
32棚户区改造:严把棚改范围和标准,严格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新开工6991套,基本建成23317套。
3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基本型、完善型和提升型,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个,房屋建筑面积157.91万平方米,涉及住户20613户。
如今,2020年民生工程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各县区、各部门正以时不我待的态势,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高昂斗志,压实责任细化任务,精心实施加快进度,密切沟通协调推进,拓宽渠道营造氛围,实现全市33项民生工程各项工作的协调同步高效推进!
新闻推荐
积极回应媒体报道,持续推进出租车行业文明创建 对不文明行为说“不”
本报讯(记者王伟)出租车是一座城市文明的窗口、流动的名片。打车出行,不仅是一次短暂的乘坐,还是一个体验城市文明水平的机会...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