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武汉战疫情 “白衣勇士”凯旋归 记平安返淮的市一院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

淮南日报 2020-04-14 08:56 大字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本报通讯员 袁誉宁

2月9日,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承担全市唯一定点医院救治确诊患者重任的同时,紧急组建首批10人驰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向着武汉疫区一线“逆行”。

4月10日,市一院10名队员在结束14天的集中隔离休整后,与淮南市另外10名队员一同凯旋。警车开道、鲜花相迎,淮南市以最高礼仪欢迎援助湖北抗疫英雄平安回家。市一院领导班子,相关科室负责人、队员家属来到现场,热情迎接勇士们回归。

勇士逆行寒未尽,英雄归来满城春。市一院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不惧危险、守望互助,连续一个多月驻守在疫情最严重、任务最艰巨的武汉,先后进驻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勠力同心抗击疫情,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医院日间医疗中心护士长夏晓丹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驰援武汉的11名医护人员均获得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个人先进称号,其中夏晓丹、卢海彬、朱庆慧、张龙4人获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党员先锋”荣誉称号;段成、王涛、鲁明、陈浩、张秀芳、罗敏、顾影7人获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先进标兵”荣誉称号。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面对肆虐的病毒、感染的风险,市一院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没有退缩,勇往直前,舍生忘我,护佑生命。2月13日凌晨2点,医疗队正式进驻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核实患者信息、查看特殊患者、下达医嘱对症用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完善病历记录、完善患者常规护理等。有的患者情绪非常低落,医疗队成员就和他们倾心交谈,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繁忙的工作之余,医疗队员们还带着轻症患者做广播体操、练习八段锦,让他们活动身体,促进康复。3月8日,在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清零”闭馆;3月11日,医疗队又集体写下了再次出征的请战书,并于3月14日转战至武汉市定点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与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钟南山院士团队、中国医科大学、湘雅医院等在内的15支医疗队并肩奋战,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零感染”平安返淮,队长段成特别欣慰,他说,医疗队4名医生、6名护士都是自愿请战支援湖北,虽然当时武汉疫情严重,但是大家没有畏惧,克服各种困难,全力救治患者。特别是队伍中一些90后队员,在疫情中勇于担当,让大家很是鼓舞,也对医疗事业发展充满信心。

“我们在湖北抗疫期间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队员积极开展救治工作。”医疗队副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夏晓丹介绍说,临时党支部原有3名党员,其他7名队员在市卫健委党组、市一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武汉抗疫一线坚定地写下入党申请书,以冲锋在前的担当、不论生死的劲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接受党组织考验,并被批准“火线入党”,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她本人被任命为安徽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在繁重的医疗救治工作之余,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医患共克时艰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向人们传递了战“疫”必胜的信念。

“能参加援助湖北战‘疫’,我们都很激动!回到家乡,受到大家这么热情的欢迎,我们心怀感激!”医疗队队员王涛、朱庆慧、罗敏都来自市一院神经内科,三人纷纷表示,援助湖北之行虽然辛苦,但也有很多收获,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患者,回报社会关爱。

“能在武汉抗疫前线奉献青春力量,我感到特别光荣。”队员陈浩是一位95后的男护,虽然仅有三年工作经验,但在疫区一线连续奋战,护理患者,不惧辛苦。他说此次武汉抗疫经历受益匪浅,将会铭记一生。

“我们只是在祖国需要时换了一个地方完成本职工作,却获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队员们纷纷表示倍感荣幸,回到工作岗位将继续发扬抗疫精神,为淮南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新闻推荐

真情融社区 义诊暖民心

本报讯(通讯员刘耀杰)为了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城市文明水平,近日,田家庵区田东街道东风社区志愿者联合一家医院开展了“关爱社...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