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街头防控 “娃娃兵”披挂上阵
本报记者 李严
“爷爷,请从斑马线上走,等绿灯亮了才能过。”“奶奶,我来帮您搀过去。” “叔叔阿姨,测下体温,戴好口罩。”……从3月以来,在潘集区的街头路口,就有一队穿戴统一的红十字马甲帽子的“娃娃兵”或手持体温枪或舞动小红旗在街头进行志愿服务,成了当地一道温暖闪亮的风景。他们就是潘集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新招募的一支“特种兵”志愿服务小队,由于都是未成年人,年龄最小13岁,都是在父母和成年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展疫情防控和文明劝导志愿服务,而他们的领头就是此前报道过的抗疫好少年杨来福。
今年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未满17岁的淮南21中高二学生杨来福“火线”加入到潘集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主动请战参加了附近社区的疫情防控执勤,一干就是一个多月,表现十分优秀突出,他的事迹也感动了很多同学,同学们也都希望能有机会去做志愿服务,为这个特别的春天做点力所能及的奉献。
3月随着复工复产和文明创建活动开启,当地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而成年志愿者大都需要上班,时间有限。杨来福就想到了跃跃欲试的同学们,大家除了上网课,有不少空闲时间,尤其是双休日。于是他主动向市、区红十字会和他所在的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及学校申请,希望能组建一支小志愿者服务队去参加服务。可考虑到他们年龄都在十五六岁,是未成年人,还要上网课,不能耽误学习,红十字会没有答应。但杨来福和同学们不肯罢休,反复保证,会在家长支持和带领下、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参加服务。为了不挫伤这帮向上向善的孩子们的热情与善意,市红十字会最终同意他们在潘集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统一带领下开展服务活动。
得到“令箭”,杨来福立马行动,在班级群里通知大家自愿报名,并组建了微信群,号召家长和同学们一起参与,于是,家长和孩子纷纷报名。从3月初的第一个双休日,第一批20多个孩子就在大志愿者的现场培训指导后在潘集区地下商业街上岗了,他们分成4个班组在4个出入口把守,给进入的人流测体温、登记、制止不戴口罩者、提醒口罩没戴好的。刚复业,人流特别多,孩子们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中午赶回家匆匆吃完饭又赶回执守,2天站下来,累得腰腿酸疼,胳膊也抬不起来。但得到老队员的赞扬鼓励,又看到许多人投来的赞许目光以及相关单位的表扬与感谢,大家觉得很开心。
随后创建文明城市交通文明劝导又开始了,他们又转战到几个人流较大的交通路口去服务。手持小红旗,站在路旁,不停地引导、提醒、劝导、制止。最小的小志愿者13岁的杨旭康是跟着老志愿者爸爸妈妈一起值守的,爸爸杨同平是潘集好人,虽然家里很困难,但小旭康几岁就跟着爸爸做公益了,收获了许多快乐和成长。值日当天,“老练”的小旭康穿着志愿者马甲戴着志愿者帽一脸严肃地站在路口挥动着小红旗,嘴里不停地喊着“现在是红灯,请稍候,不要闯红灯!”“绿灯亮了,赶快过。”有本想迈步闯红灯的行人,看到孩子那认真的样子、听到孩子的喊声,也不好意思再闯,便停下了脚步,还给孩子竖起大拇指,许多路人夸赞孩子们,执勤的交警也不住地赞扬。
这帮小志愿者执勤特别细心,发现有过马路不方便的老人和残疾人,他们便上前帮忙搀扶。在服务中也会遇到一些让大家不开心的事,有的行人不听劝阻,还恶语相向。一次唐文迪上前劝阻一个闯红灯的男子,那人不但不听,还恶狠狠地道:“小毛孩,多管闲事!”气得她差点哭出来。遭遇不理解不文明不礼貌的呵斥,虽然同学们感到委屈,但经成年志愿者和家长开导、鼓励后,大家又把不开心的事抛在了脑后,继续认认真真乐呵呵地服务着。
从一个杨来福,到开始报名参与的20多位小同学,再到现在50多位大大小小的孩子参与。这一个多月来大家收获满满。快开学了,这个漫长的假期,同学们虽然经历了疫情的困扰,但也得到了成长和锻炼,他们用实际行动不负这个春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3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斌赴潘集区调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潘集区负责同志陪同。沈...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