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多余的话 《孙家鼐文存》后记
小年刚刚过去,再过几日,春天就要跨过门槛,新的一年又会不请自到。
过了一年又一年,小年过后是大年。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个儿老,无论是体力上还是精神上,但眼看着年龄一天天逼近花甲,我没法也不想装嫩。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站在居五望六的时间节点上,回顾自己因研究孙家鼐进而闯进戊戌变法研究领域的曲折路径,我是欣慰的,又是悲观的。
就欣慰而言,十多年时间,排除各种阻力,相继出版四五部同一研究主题、共计一百多万字的著作,还在《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上海)《社会科学报》和《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等主流学术报刊上发表几十篇论文,提炼并概括了孙家鼐的“七大”历史性贡献,使名不见经传、曾被歪曲甚至丑化的帝师孙家鼐,一跃成为“近代师表”“天下第一文士”“中国改革家楷模”,而且,孙家鼐已荣升为故里寿县电视宣传片近代历史文化名人“男一号”,北大领导、教授朱善璐、郝斌、厉以宁、陈跃红等多批次前往寿县考察、瞻仰,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孙家鼐的重侄孙女婿)、著名生理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孙以安等,都先后亲临寿县寻根问祖……应该说,研究、写作孙家鼐之前,这是我所不敢奢望的;
就悲观而言,我的感觉是随着年岁增长而愈加强烈。我的研究是自发性的,但研究的过程中,我拜读过汤奇学、钱耕森、李传玺、汪谦干、李振东、沈弘等专家、学者的文章,得到过寿县孙氏家族和有关方面的支持,虽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成果还属于基础性、阶段性的,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有限。最大的困惑是,研究人员的队伍虽然与日俱增,但总量还是偏少,年龄还是偏老,一些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教育史、北京大学史、戊戌变法研究的机构、学者,还没有多少人投身其间,与翁同龢、李鸿章、张之洞、“康梁”等人的研究热度相比,孙家鼐研究无法同日而语。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希望把孙家鼐打造为中国近代史上,寿县、淮南市进而是安徽省第一历史文化名人,让他像曾国藩之于湖南那样,鲁迅之于浙江那样,成为近代徽文化的杰出代表。我自感按照目前的进度,十年之内希望不大;十年之后我在哪里?只有天知道!
著名学者傅斯年先生早就指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近代史学亦可说是史料编辑之学。”(傅斯年:《中西史学观念之变迁》,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没有丰富、可信、权威的史料,任何历史研究都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讲得天花乱坠,皆是胡说八道。经过反复思考,我发现,孙家鼐研究之所以还处于“温吞”阶段,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的史料还没有结集出版,分散在各个档案馆、图书馆里睡大觉,而散居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要想收集到这些史料,集中研究,不仅辛苦多、投资大,时间上也耗不起。
于是我产生了整理、编辑、出版《孙家鼐文存》的念头。有了这本书,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可以足不出户地深入研究,省时、省力、省钱、省事、省心的同时,还会对中国近代史上这一坐标式的风云人物视而不见吗?
但我又觉得把自己二三十年来四处搜罗、大海捞针般地收集到的孙家鼐诗文公之于世,对我来说,无异于是把自己独有的学术资源拱手让人;对我的个人投入来说,无异于赔本买卖。
内心纠结了一段时间,学术良知终于占了上风:孙家鼐这一思想宝库是属于全社会、全民族的。囤积居奇,不是好的学风。
现在,《孙家鼐文存》终于编辑成册,比起《李鸿章全集》《张之洞全集》等,寒酸的很,满打满算只有二十多万字。怎么会这么少啊?
孙家鼐是一个学富五车、又乐于独处的大学者、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政治家。虽然身在官场四朝五十载,但他对各种交际并不怎么感冒,除了实在推不掉的社交活动,他一般都是下班就回家,关门谢宾朋。他自号“澹静老人”,“澹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其内心是平静、清净的,时间是富足、充裕的,所以,他写文章、吟诗赋、对对子、记日记……一定是著作等身,准备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可惜,在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期,身为朝廷著名的“保守派”,他的府邸遭到兵痞和无知团民的大洗劫,其著述烧的烧,毁的毁,作为罪证拉走的拉走……留下的都是一些断章残片。他死的也不是时候,身为四朝元老,生前权重一时,德高望重,逝世不久,武昌起义就打响了推翻满清政权的第一枪。民国建立,他的这个“文正”很自然地被民国政府视为前朝仇敌,弃之如敝履,家族也随之轰然解体,残存的文献四处散失;新中国成立后,孙家鼐意外地露过一把脸,在后来受到大批判的电影《清宫秘史》里,他是作为顽固派代表粉墨登场,惨遭丑化;随后,有些著名的戊戌变法研究者主题先行,以政代史,粗暴地将其定性为“帝党中的‘右派’”,从此,他被彻底打入冷宫。于是乎,“帝党中的‘左派’”翁同龢有人研究,“清流代表”张之洞有人研究,戊戌变法中以一己之私的“搅局者”康有为有人研究,甚至“卖国贼”李鸿章都有人研究,唯独他这个巧妙周旋于光绪与慈禧太后之间,一门心思想为国家、民族办一些实事、大事、正事的“帝党中的‘右派’”灰头土脸,无人问津,状元府败落了,坟墓被掘了,连子孙们不敢提及他,不难想见,那些劫后余生的作品,仿佛挂在枝头上的黄叶,凛冽的秋风吹了一遍又一遍,八九十年过后,还能残存几片呢?
以史为鉴,道理谁都知道。但做起来很难很难。比如,共患难易,享富贵难。开国皇帝对亲若手足的开国元勋大开杀戒,历史上重复了多少次?焚书坑儒、兴“文字狱”,重复了多少次?为了争夺王位,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叔侄火并,重复了多少次?这些都是明的。还有暗的,比如,那些混迹庙堂、千方百计地取悦、献媚于皇帝或垂帘太后的骗子、混子、渣子,生前荣光,事后风光,一直作为历史文化名人而成为人们争相研究的“焦点”,而那些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爱国爱民的实干家、改革家,大都生前被贬职、遭流放,甚至五马分尸,死后,要么被泼污水,要么打入“冷宫”,寂寂无闻,甚至出现了否定岳飞、袁崇焕等是民族英雄,否定孙家鼐是京师大学堂或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等奇谈怪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啊?我不知道。我唯一敢断言的,是中国文化基因有一些问题:各种经典经过删节、篡改,大都棱角全无、面目全非,谎话、假话、废话连篇,沦为封建统治者愚民的教科书,真史料难觅其踪。可惜,至今还没有多少人敢于正视这一病根。
改革中发生、发现的问题,只能通过真改实革的方式来解决;文化中存在的以劣驱良问题,只能通过弘扬“正文化”来消除“负文化”。孙家鼐的功过得失,不用我多言,只要是识字的正派人,就可以从他遗留下来的这些历史文献里找到正确答案。
概括地讲,填补出版空白《孙家鼐文存》,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价值:
其一,纪念、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传播、传承他的“公理”“实政”等改革思想。
他是1909年11月驾鹤西去的,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他仙逝110周年。“五年一小庆(纪念、缅怀),十年一大庆”。110年来,除了2009年10月,我与淮南市地志办领导姚尚书、著名作家金妤等联合寿县老孙家的各界代表,组织过一次小规模的“纪念孙家鼐先生逝世一百周年”之外,在他逝世周年时,几乎没有人组织过什么像样的纪念活动。“民到于今受其赐”。我们都在安享他的教育改革成果,却对他如此健忘、冷淡,毫无感恩之心,的确让他死不瞑目,“有话要说”(北大教授沈弘语)。这个怪现象,作为一介书生,我是无力改变的。在他逝世110周年的时候,是否有单位、个人出面组织纪念活动,我未得知。但值此之际,将他的文章编辑成册,出版发行,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最好的纪念形式之一;
其二,安徽人,特别是寿县人、淮南人要以他为榜样,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要想学习他,首先要了解他、理解他。自古以来安徽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曾经是鱼米之乡、富足之地。但是到了近现代,由于种种说得出、说不出的原因,安徽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思想观念一直比较落后。要想打翻身仗,光靠国家优惠政策是难以持久的,光靠经济发展机遇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最保险、最有效的,还是要少唱高调,少搞内耗,发扬“徽骆驼”精神,真抓实干。孙家鼐曾强调指出:“学问乃天下万世之公理,必不可以一家之学而范围天下。”“为政之道不在徒托空言,而在力行实政。”只要大家崇信“公理”、“力行实政”,心里想事,埋头干事,不怕担事,和睦共事,携手成事,空言自然就没人听了,内耗自然就没市场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安徽暨淮南、寿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才会真正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方阵,有望天天向上、蒸蒸日上、后来居上。
其三,为关心改革成败、家国命运的有识之士研究孙家鼐提供便利条件。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过客,学术研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它是需要一代代传承、接力的。就中国近代史来说,可以研究的人物众多,可以像孙家鼐这样重新审视的对象却不多;可以从思想史角度研究的人众多,可以从“实政”角度考察的并不多;可以从当时价值研究的众多,可以从今天价值重估、仍留下让子孙受惠的改革举措的人物更加稀少。在孙家鼐研究已经拉开帷幕、初具规模的时候,《孙家鼐文存》的出版,不仅可以荡涤胡言乱语、流言蜚语、污言秽语,而且有助于人们仔细考量、认定孙家鼐在“立功、立德、立言”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揭示其德才兼备、刚柔相济、家国皆爱的思想内涵,为攻坚克难中的改革家、实干家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为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相结合的改革模式提供有力的历史借鉴。
小年过后是大年,大年过后是春天。如果说我前些年所做的研究是“小年”的话,那么,《孙家鼐文存》出版之后,我希望学人们竞相加入,百家争鸣,由量变到质变,使孙家鼐研究步入“大年”,拥抱春天!
余
音
新闻推荐
他们全力在守护 我们放心过大年淮南开展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 、 严查虚假优惠等行为
本报讯(记者孙鸿)1月17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规范节日市场价格秩序,营造良好节日市场消费环境,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欢...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