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上的孤独守望者

芜湖日报 2019-12-20 01:07 大字

从煤矿重镇到长江名港,250公里淮南线出裕溪口站一分为二,主线径直南下,过大桥,入宁芜,直抵江浙沪;支线则延伸到二坝,串联起沿线各大工矿企业。即使在公路运输发达的今天,这条线路仍是江北新城资源运输的“大动脉”,而周曲家作业点,则是这条大动脉的前沿哨站,每日瞭望着一列列载满货物的火车从这里呼啸而过。今年55岁的魏金保,从1989年退伍后,一直坚守在周曲家作业点,30年来,他就像一个寂寞的哨兵默默地守望着一方平安。

800米责任区:30年护一方平安

无论是身处南疆,还是独坐偏僻的作业点,魏金保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那份韧劲。他说,自己是一名老党员,在部队要钉在战场上,在铁路上就要钉在站点上。

1989年9月,魏金保退伍回到地方,被安置在周曲家车站担任一名扳道员,从此开启了他与铁路相伴的人生。他回忆,那时候扳道全靠人工,一到冬天,道岔有时被冰冻住,只能用工业盐将冰融化后才能扳动。记者问魏金保当时有没有感觉到苦和累,他坦言:“要说不苦是假的,但当时毕竟年轻,跟在师傅后面边学边干,倒也觉得这份苦吃得值。”

近年来,由于经过周曲家的列车趟数减少了,周边老百姓对铁路的安全意识也开始淡薄,经常会有百姓在铁路上行走,再加上紧邻铁路边就有一所“道口小学”,如何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值守铁路的安全畅通,成为魏金保义不容辞的职责。

沿线巡查,这是他三十年里,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不然,危险随时会发生。今年二月份的一天,魏金保像往常一样在铁路上巡查,他远远地发现一名行人悠然地行走在铁道线上。眼看火车就要来了,魏金保使劲地呼喊,可对方置之不理。情急之下,他快速跑过去,将那名行人拉到安全地带,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原来,那人带着耳机,没有听到魏金保的呼喊。类似情况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而正是由于他的守护,他所负责的这段800长的专线,30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

一个人的值守:鸟叫声听起来都很亲切

因为岗位的特殊性,魏金保在工作时间里,除了一部内部工作专用座机之外,再无任何与外界联系的通讯设备。30年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独守。

周曲家周边复杂的环境,也给魏金保的工作增添了许多难题。他告诉记者,2000年芜湖长江大桥通车后,经过周曲家站的列车少了许多,值班人员也从最初的30多人,减为4人。现在他和3名工友两班对倒,每班两个人,一名道口值班员,一名车站值班员,这两个岗位相距800多米,也就是说,每次上班,每个岗位上只有一人值守。

如何面对孤独,以及在孤独中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魏金保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根据铁路部门的相关规定,上班时间不允许使用任何通讯工具,更不允许上网聊天。他说,站外那一块40平方米的小月台,就是自己活动的“大舞台”。累了乏了,就在小月站上走走。他笑着说,白天还好点,毕竟周边还有一些厂家的机器轰鸣声陪伴自己,一到晚上车站周边一片漆黑,一个人值守在值班室里,真的很寂寞,“连窗外小鸟叫,听起来也觉得亲切。”

比孤独更可怕的是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为了不让自己分心,他干脆将那只老掉牙的老人机锁进休息室的换衣柜里。

48小时的紧张:一个不能漏 一个不能误

魏金保家住市区的汀苑小区,前些年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他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上下班,从家到单位要骑一个多小时。2013年,他换了一辆电动自行车,从单位到家也要花40分钟的时间。即使如此,无论刮风下雨下雪、严寒酷暑,魏金保从来没有缺勤过一天。

由于车站值班员工作的特殊性,魏金保每次轮班,都保持着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状态。记者采访时,魏金保拿出一份车站的行车记录表。记者随手翻到11月1日,只见表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当天列车经过周曲家站时的情况,从第一趟3:26接到邻站同意发信号开始,到晚上8:05分最后一趟列车进站,在这一天里,魏金保共接发信号21次。他说,这些信号一个不能漏接,也一个不能误发。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绝非易事。魏金保说,在周曲家的两条专用线上行驶的列车,进出站时间并不是固定的,而每天的运行同样也有变化。这就要求车站值班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时刻注意行车信号。魏金保目睹周曲家从三等车站到作业点的巨大变化,但作为一名铁路人的本质却始终没有变,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生,魏金保却在迎来送往一列列轰鸣列车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记者 郭青(图片由裕溪口火车站提供)

新闻推荐

以实际行动推动大气环境持续改善

本报讯12月18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东坡督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等陪同。杨东坡一行延路督查...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