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司法所

淮南日报 2019-11-27 09:59 大字

从1989年走进司法行政的大门,现任潘集区平圩司法所所长——戎金美已扎根基层30年,忠诚地履行着司法为民的职责,在“软”环境上下“硬”功夫,在“小”站所上作“大”文章,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维护着基层和谐稳定,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和赞誉。她多次被评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模范调解能手,所在的平圩司法所也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集体。

“法律蒲公英”,播撒法治种子

戎金美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但自走入司法行政的大门,她就抓紧一切时间孜孜不倦学习法律知识,短短几年就取得合肥工业大学法律本科(函授)文凭,把学法作为必修课,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同事群众共同学习,将普法渗入到各项工作中。

30年来,她坚持深入乡村、学校和企业开展法律知识宣传,为辖区的村制作法治宣传栏,并长期为宣传栏编写以案释法普法内容。同时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谈心,发放法治宣传资料,春节期间以送“法治春联”形式征求农民的普法需求。利用农民法制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法律明白人”,让普法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三心”调处法,倾情为民解忧

调解工作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为了让政府安心、基层舒心、百姓放心,戎金美坚持“三心”调处法,即真心对待群众,细心了解案情,耐心调处矛盾,化解了无数矛盾纠纷。

赡养纠纷是农村最常见的矛盾纠纷,一天所里来了一对陈姓母子,母亲反映大儿子陈某甲不尽赡养义务,弟弟陈某乙埋怨哥哥陈某甲不养母亲,家里战火不断。当事人陈某甲为躲避调解人员,电话不接,拒不露面,早出晚归,晚上十点之前绝不归家。有人建议,给老母亲代写诉状告到法院让法院来处理,戎金美深知家庭矛盾打官司更容易激化,一场诉讼母子情就割裂了。于是在经了解后,发现当事人陈某甲经常在附近农贸市场卖菜,就立即赶到农贸市场,蹲在菜摊旁,一边帮当事人整理蔬菜一边了解其拒绝赡养的原因。经了解,陈某甲有兄弟两人,父母偏爱弟弟,弟弟的小孩母亲帮着照顾,而自己的孩子上学缺人接送,父母却不帮忙,另外父亲死前将夫妻名下的承包地都给弟弟家耕种,自己觉得委屈和不公平。情况了解清楚后,戎金美立即对症下药,倾情调解,最终弟弟陈某乙自愿拿出6分承包地给哥哥耕种,化解了这场纠纷,达成了赡养纠纷协议,兄弟俩扶着老母亲愉快地回家。

多年来,戎金美主持调解多起重大疑难案件,用实际行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诠释了“在任一方,保一方平安”的真正内涵。

甘做“螺丝钉”,司法为民守初心

2015年4月,因为工作需要,戎金美调整到平圩司法所担任所长,当时平圩所所务落后,办公条件简陋。戎金美等努力争取,平圩镇党委政府同意新建标准化司法所。但2018年农历春节前夕,在顺利完成“送法进乡村”活动后,因为大量的工作透支身体,戎金美的健康出现问题,省立医院确诊其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症,经过手术(双侧甲状腺切除)和131放射性碘放疗,病情得到控制,医嘱是定期复查,终生服药,尽可能进行休养。但她在患重病的情况下,还惦记着新建司法所的使命。

等到身体稍微恢复后,闲不住的戎金美就立即重返岗位,工作在一线,怀揣着一颗真心,和群众打成一片,传播法治精神。同时,她积极寻找新址,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2018年8月,崭新的标准化平圩司法所建成了,面积达260平方米,配备有司法行政办事大厅(法律服务工作站)、人民调解室、社区矫正宣告室、远程探视室、资料室等,服务群众更方便。

“只要身体健康状况允许,我会始终坚守在基层司法行政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担当。”戎金美表示。

新闻推荐

文艺轻骑兵进工地

11月26日,淮南文联的“文艺轻骑兵”来到商合杭铁路寿县站施工现场,为一线施工人员送来精彩的文艺节目。据悉,由中铁上海局建...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