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庆幸自己生在好时代

淮河早报 2019-10-15 09:22 大字

本报记者 冉韬 摄影报道

“我与共和国同龄,沿着祖国发展的轨迹,我见证日益变化的今天和昨天,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各个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巨大变迁,这些变化都装载在我的心间。”近日,记者零距离接触家住田家庵区银鹭社区70岁老人金多富,聆听他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10月13日,在银鹭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金多富老人的住处,只见他正在翻阅《淮南日报》,见到客人来访,金老热情地招待客人就座。当询问起作为一名共和国同龄人,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何感想时,金老激动起来。他说:“在祖国的关怀、党的领导培养下,我由一个孱弱、胆怯的孩子,成长为一名自强、自立的共产党员,如果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的生活。”

据金老介绍,1968年,他参军成为一名航空兵,不到一年时间,有一天,班长找到他谈话问道:“根据你的表现,你想过入党吗?”他一愣,“入党?”这是多么神圣的事,这对他来说,真是不敢想的事啊。随后,班长将入党的要求、标准一一向他做了介绍,最后,班长严肃地告诉他,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多作贡献,在危急时刻要勇于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1969年4月,金多富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接着,他先后担任了副班长、班长、排长。1972年,根据他的表现,又被组织推荐到军校深造。两年后,他回到部队当了技术员。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又成为一名连级指挥员,并提拔为副营级干部。

1980年,金多富转业来到淮南,在统战部门工作。新的岗位上,他保持军人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原则,每天东奔西跑,不辞辛苦,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一直到1990年退休。

退休后金多富也没有闲着。他说:“我来自农村,是党把我培养成一名国家干部,我不能忘本,要回农村种种地,锻炼锻炼思想。”于是,金多富时常回到家乡,种田割麦子,将自己种得的瓜果蔬菜分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让他们也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金老说,国家从最初的物资极度贫乏到如今的经济飞速发展,从原来的泥土房到今天的高楼耸起,新中国这70年来的变化真可谓是天翻地覆。如今我们吃的、用的应有尽有,社会供应相当富足。自己退休后,经常出去转一转、看一看,看到祖国各地的变化,心里由衷的快乐。“我个人亲身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我为自己生在这个好时代而庆幸,衷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金老自豪地说道。

图为金老正在阅读报纸,了解国家大事。

新闻推荐

淮南市再次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本报讯(记者孙鸿)日前,淮南市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今年7月起,淮南市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900元提...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