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百姓健康 托举民生幸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淮南市卫生健康事业成就显著

淮南日报 2019-10-14 08:25 大字

本报记者 何婷婷

70年为民谋福祉,70年逐梦健康路。

70年来,淮南市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加到77岁;基本医疗保障网实现全覆盖,每个乡镇均有一所乡镇卫生院,每个村均有一所卫生室;医疗资源扩容、医疗人才集聚,从新一轮医改前的2008年到201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由1014个增加到1437个,床位由8437张增加到18778张,卫生技术人员由8832人增加到18044人……一组组数据记录了淮南市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向前、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全市卫生健康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步伐。

全民健康,事关全民小康。多年来,淮南市不断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有效防控重大疾病,加速计生转型发展,深入推进健康脱贫等,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深化医改,铺就全民健康路

健康,是幸福之源、发展之本、强国之基。

新中国成立初期,淮南市认真贯彻国家“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普及健康知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淮南市鼓励厂矿、民营等多种形式办医,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

2000年,淮南市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医药卫生体制。2009年,淮南市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近年来,淮南市认真落实国家政策,紧密结合淮南实际,先后实施了基层医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市校共建,助推高水平医院建设。2019年4月,市委、市政府与安徽理工大学签订共建协议,将市一院共建为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利用安理大综合学科优势,促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和科研水平。

关注民生,加速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目前淮南市拟投资近11亿元的山南新区综合医院已开工,市精神病医院新住院楼投入使用,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传染病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毛集实验区人民医院4个公立医院项目正在建设中。

深化医改,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淮南市以公益性为出发点,医院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约13%。同时,推进公立医院人文关怀制度建设,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看病就医满意度上升至92%以上。

普惠民生,织就百姓“健康网”

如今淮南市每人都享受标准为69元的70余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09.86万人有了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仅2019年有109.62万人签约了家庭医生……对淮南百姓来说,“健康梦”不是一个口号、一串数字,而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少生病、晚生病、病有所医的实惠,群众有了越来越多的健康获得感。

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目前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市一院获评“三级甲等”医院;非公立医疗服务机构蓬勃发展,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朝阳医院、东方集团总院、新华医院三家医院已发展成为全国非公立百强医院。

重大疾病得到扎实有效防控。淮南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得到有力控制,艾滋病整体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免疫规划儿童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全市传染病发病呈相对平稳态势,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疫情。

健康脱贫撑起百姓健康“保护伞”。淮南市聚焦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全面部署实施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推动健康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增效。全市享受综合医保政策贫困人口126746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51”政府兜底和“180”补充医保之间实现无缝衔接,贫困人口医疗综合报销比例84%,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92%,为农村贫困人口与全市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健康后盾。

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2017年淮南市出台了《“健康淮南2030”实施方案》,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并重点加强无烟生活、合理用药及慢病防治、合理膳食等方面的宣传,开展健康巡讲大讲堂,健康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等活动,推进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

提升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

智慧医疗,给就诊流程做“减法”,让服务更高效。淮南市大力推进市卫生健康信息系统(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完善统一在线预约挂号、金融支付、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签约、个人健康档案管理等功能建设,积极推动卫健信息互联共享。目前已建立全市卫生信息中心和覆盖全市近1000家医疗机构的卫生信息专网。市卫生健康信息系统(智慧医疗)通过国家四级甲等认证,这也是全省通过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的最高等级,标志着淮南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计生转型,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让服务更贴心。淮南市平稳实现双独两孩、单独两孩、全面两孩“三步走”的生育政策调整目标,全面推行“一次登记、全程服务”改革,实现生育登记和相关证件网上办证、异地办理。2018统计年度,淮南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全市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至4.55‰、5.83‰、5.66/10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闻推荐

直面挫折 阳光下美丽绽放

今年14岁的王浩然,家住潘集区。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身体瘦弱多病,家庭经济极度困难。王浩然坚强地分担起家庭责任,主动为...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