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 , 铸就新兴能源工业城

淮河早报 2019-10-10 09:04 大字

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淮南,是一座以煤炭、电力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70年的砥砺奋进,淮南发展成了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呈煤电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态势,并发展了拥有机械、电子、医药、建材、纺织、轻工、食品等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经济总量的增长,工业化水平的提升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砥砺奋进七十载,全市工业快速增长,总量规模、经济效益、发展贡献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68户,2018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57.1亿元,按现价计算,是1949年的4258.7倍。

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3%,到2010年,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64.3%。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全市煤炭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53亿吨,是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安徽省最大的电力企业集聚地。如今长三角地区每用4吨煤,就有1吨来自淮南;上海每用6度电,就有1度来自淮南。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113万吨到1978年的992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7159万吨。发电量由1949年的1720万千瓦时到1978年的38.5亿千瓦时,提高到2018年的699.1亿千瓦时。

1980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008万元,到2018年利润总额增至58.5亿元;1980年全市工业企业上缴税金5735万元,2018年达到129.3亿元,是全市财税收入增长的主力军。

转型发展成效明显

1978年以来,随着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逐步扩大,淮南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南市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践行“五大发展行动”,工业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2018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非煤电产业完成工业投资228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2.8%。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新动能快速成长。同时,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淮南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南市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在新型煤化工产业方面,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建材产业方面,均有大量的亮点呈现。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淮南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成为淮南市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2018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9412户,同比增长26.9%;新增个体工商户25345户,同比增长34.86%;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5804户,同比增长30.74%;全市共有私营企业39847户,个体工商户14.47万户,各类市场主体19.42万户。2018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72家,居全省第三。

2018年,全市中小企业纳税74.5亿元,贡献全市税收的50%以上,吸纳全市从业人员的90%以上;规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以上。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淮南工业经济正在全力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拓展产业链条布局,落实制造强市战略,不断繁荣民营经济,严守生态保护底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朝着更高的目标加速前进。

本报记者 李钧

新闻推荐

联合执法构筑文化市场“净土”

本报讯为进一步净化淮南市文化环境,营造清朗空间,确保节日期间意识形态安全,国庆长假期间,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组织文旅、...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