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多体:喜看今朝盛世辉煌

淮南日报 2019-10-01 09:33 大字

每当回想过去,家住田家庵区朝阳街道舜耕新村的孙多体老人就十分激动,他说:“我与共和国同龄,我见证了日新月异的新中国,这70年,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到今天各个领域高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巨大变迁,这一切历历在目。”日前,记者来到孙多体老人的家里,听他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1966年,孙多体参加工作,在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徽州分公司当驾驶员。4年后,他参加大西南建设来到四川凉山自治区负责运输任务,每天早上5时左右起床,拉着钢筋、水泥、炸药出发,晚八九时才能回来。孙多体说,在运输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车翻到山崖之下。因为山路崎岖,一会上山,一会下山,频繁的急刹车,时常导致刹车失灵。山下山上温差也很大,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发烧,重病在身。当时,花的是3毛钱的伙食费,睡的是上下铺,山区环境艰苦,孙多体出色地完成了运输任务,连续两年荣获“先进生产者”称号。

1972年,孙多体转业回到淮南,先后在汽运公司、汽车五连、淮南交通机械厂工作,从技术员到车间主任再到厂长。孙多体告诉记者,那时候,单位只能拿部队淘汰下来的外国汽车进行研究、改装。后来,国家为加快交通机械化建设,孙多体先后接受由我国自己设计的130汽车零件的生产、组装和对货车的加长、加大载重量改装的任务。为此,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孙多体说,七十年弹指一挥间,吃的、喝的、用的应有尽有,社会供应相当富足,汽车更加先进,共和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世人赞颂,我为生长在这个时代而自豪。

新闻推荐

潘集区精准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力助脱贫攻坚

本报讯截至9月份,潘集区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已全面落实,17个贫困村共计投入资金508万元,项目收益分配35.56万元,其中贫困户受益2...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