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微信=效率 UPUP!

淮河早报 2019-08-22 09:05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刘福忠记者 廖凌云)“法官你好,我是王某借贷案的申请执行人,我的案件现在办理怎么样了?”“法官你好,我刚刚得到被执行人张某的财产线索,我向你提供一下……”近日,在田家庵区人民法院,“玩”微信成了一种新“时尚”,甚至成了“日常工作”。在微信的“滴滴”声中,执行工作“活”了起来,工作质效也明显提升,当事人的满意度也直线UPUP!。

交流思想、沟通有无,是微信的一大功能。田家庵区法院也注意发挥微信的这个作用,对于执行案件当事人来院不便的、人在外地的、双方矛盾较大不宜面对面约谈的、紧急情况需及时联系的,执行法官与当事人互加微信,就案件执行问题与当事人交流沟通。通过微信开展线上调解,和解方案进行线上商榷,加速了办案效率。

针对执行案件易产生信访案件的问题,执行法官通过微信个案群,及时联系当事人告知案件办理情况。在案件有新进展后,法官也及时告知当事人,积极快速用全用尽法律赋予的强制执行手段,调动申请执行人参与找人、找物、查财产,以减少当事人因不了解案件执行情况及不满意法院办理速度及采取执行手段不全不及时的误解,同时宣传什么是执行不能与执行难,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

记者了解到,今年,田家庵区法院在着力打造执行服务中心、内勤综合团队、执行实施团队“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的基础上,专门成立2个速执团队,负责办理执行标的额在10万元以下的财产案件和金融合同纠纷案件。“有什么方式能对执行工作随时随地调度,让执行工作全面提速?微信再一次发挥作用!”田家庵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执行团队建立微信工作群,各实施团队分别建立团队微信工作群,作为沟通交流讨论的平台。同时,执行法官将所有在手案件详细登记入EXCEL表格,每月将案件电子台账发布在微信工作群里,让每个成员知晓本团队案件在手在办情况。利用微信,执行团队最大限度地提升执行效率,努力实现执行工作集约化、可视化精准管理。

据统计,2019年1-7月份,2个速执团队月均结案88.1件,已办结案件619件,且无一件执行信访情况发生。

新闻推荐

传承家风家教 培养家国情怀

田家庵区洞山街道军民社区居民宋富源有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全家注重家风家教的培养与传承,把“知书达理、忠国爱家”“爱家...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