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熟人社会”监督困局 谢家集区积极探索提升巡察质效
本报记者 何婷婷
地域小、人头熟,巡不深、察不透……开展县区党委巡察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熟人社会”干扰,工作起来缩手缩脚,碍于情面不去深挖细查,缺乏揭短亮丑的勇气,影响巡察监督质效。
面对“熟人社会”监督难题,如何用巡察利剑破解?
强化责任担当,严格回避制度,建立巡察后评估制度……近年来,谢家集区委巡察机构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积极破解“熟人社会”对巡察工作的干扰,充分发挥巡察“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全面提高了巡察工作质量。目前该区共开展11轮巡察,发现问题386个,移交问题线索55个,巡察利剑作用彰显。
加强警醒,压实责任,让巡察人员放下思想“包袱”,远离“熟人”干扰。
每轮巡察前,谢家集区委巡察办都组织全体巡察组人员签订《中共谢家集区委巡察工作纪律承诺书》,通过签订承诺书强化他们的自我约束。在每轮巡察动员部署会上,该区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都要作巡察动员,并对巡察人员进行警醒教育,提醒每一位巡察干部,巡察是一场实打实、硬碰硬的“政治体检”,巡察纪律是不能触碰的红线,要不断提高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积极探索,创新“三次回避”机制,让巡察干部放下“人情”包袱、“说情”压力,大胆开展工作。
谢家集区委巡察办坚持巡察工作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的原则,在提出被巡察党组织对象时,先将巡察组组长、副组长和被巡察党组织、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作第一次回避;在每轮抽调巡察干部时,根据干部信息登记表中需回避的情况作第二次回避;在每轮巡察前巡察干部加强自查,主动提出回避申请,作第三次回避。“三次回避”制度,将被巡察单位的围猎、拉拢挡在门外,立直巡察腰杆,有效减小了“熟人”影响。
“角色互换”,筑牢巡察权力“笼子”,倒逼巡察人员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每轮巡察结束后,谢家集区委巡察办都对被巡察党组织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对巡察组及巡察人员的表现进行打分,严防“灯下黑”。同时根据巡察组工作人员表现评定优秀、称职、不称职等级,巡察人员的表现情况向组织部门和原单位进行反馈,对巡察表现非常优秀的巡察干部向组织部门推荐,作为区委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巡视巡察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开展市县巡察是把巡视利剑直插基层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措施。”谢家集区委巡察办负责同志表示,今后要在巡察工作中创新巡察方式,坚决踢开“说情风”、“关系网”的绊脚石,有效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5日下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许承通赴淮南日报社调研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并看望慰问高温天气下坚守岗位的...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