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居环境 扮靓宜居乡村 号角已吹响 向美丽出发!

淮河早报 2019-07-22 09:26 大字

本报记者 廖凌云摄影报道

宽敞的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清澈的水渠杨柳依依,远处风吹麦浪,眼前绿意盎然。日前,记者走进大通区孔店乡河沿村,红瓦白墙给人清新舒适之感。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夜晚有太阳能灯照亮,旱厕改成了卫生厕所,每家每户摆放垃圾桶,垃圾分类处理、当日清运……城里的生活方式已经悄然成为河沿村村民生活的日常。

然而,就在一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脏乱差”的村子。因为村里垃圾清运设施不全,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差,水里、路面、田埂边,哪里方便垃圾便丢到哪里,村里水臭了,路脏了,村民对此也怨声载道。河沿村如何在短时间里取得令人惊叹的蝶变?这,正得益于淮南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得广大乡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向垃圾宣战,大力提升村容村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要改变“脏乱差”的现状,村庄清洁行动势在必行。

2018年开始,大通区以孔店乡河沿村等5个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房屋前后垃圾清理、沟塘堰坝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改造等。

河沿村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向垃圾宣战”活动,集中清除村内堆放的砖、砂石、废弃的建筑材料和杂物,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等。“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淮南市财政局驻河沿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更生介绍说,河沿村在村里布置了80个垃圾桶,实行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配备专业清扫人员,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

堆了多少年的垃圾清走了,村民喜笑颜开:“空气好了,连蚊子苍蝇都少了!”坍塌的废弃圈舍茅屋拆除了,乡亲们点头称赞:“敞亮多了!”

在基础设施方面,河沿村整治了村里沟渠淤泥,对水域进行清淤、护坡绿化;实行改厕工程,中心村153户村民使用上了卫生厕所;安装主干道路灯,新建供水设施,铺设供水管道,新建文化大舞台,建设文化长廊等,村子逐渐靓起来了!回村探亲的城里人都羡慕不已!村民邵荣化说:“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有滋有味。”

吹文明乡风,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眼瞅着环境一天天美化,很多村民不再好意思随处乱丢乱倒。但要把这些环保意识固化下来,形成潜移默化的行为习惯,还得靠一些制度来约束和激励。村民是农村环境整治的主体,只有调动村民积极性,才能从根源上避免环境整治陷入“前脚刚清理、后脚又倾倒”的怪圈。

河沿村在村里文化长廊处制作环保宣传展板,在《河沿村村民公约》里,倡导村民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村建设,搞好公共卫生,加强村容村貌整治等。村里还定期开展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村容整洁。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淮南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一些地方还存在进展不平衡、整治标准不高、整治覆盖面不宽、农民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例如,与河沿村临近的柿园村就存在房前屋后垃圾杂物乱堆、垃圾乱倒乱丢、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等现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前进的号角已然吹响。接下来,淮南市将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等,力争到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和美丽乡村中心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増强,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图一:河沿村昔日的臭水沟变成小游园

图二:保洁人员清理村里道路卫生

图三:村里文化长廊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

新闻推荐

淮南市多措并举加强采砂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本报讯市水利部门以开展涉砂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抓手,紧紧围绕采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多措并举,突出抓好“水上”...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