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养蛭经” 拓宽脱贫路

安徽日报 2019-05-27 07:18 大字

日前,记者来到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古路岗村,采访村民关廷春的特色养殖事业。坐在轮椅上的关廷春,正在养殖场内观察水蛭的生长情况。“去年我这7亩地,收了400来斤水蛭干,卖了十来万元!”关廷春告诉记者。

关廷春是古路岗村远近闻名的“水蛭大王”,正是依靠养殖水蛭,老关家实现了脱贫致富。

记者了解到,2010年秋季,在外地打工的关廷春遭遇严重车祸,造成腰部以下失去知觉。当时,两个儿子正在上中学,老关的受伤不仅让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巨额的治疗费还让家庭承担了不少外债,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不过,困难没有击垮关廷春,压力之下,他一直在思考家庭发展的新计划。发展特色养殖,就是关廷春选定的新路子。“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潜力巨大。”2011年,关廷春开始试着养殖水蛭。当时,很少有人了解水蛭产业,看准产业前景的关廷春成为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因为养殖的是新品种,没有现成的经验。关廷春就细心观察和琢磨水蛭的生长特性,慢慢摸索经验指导妻子和孩子动手操作。不懂的事情,他就上网查、打电话咨询、找专家请教,苦心钻研,慢慢掌握了水蛭养殖和管理的基本经验。

不过,由于投入少,规模小,关廷春的养殖场一直未见效益。直到2014年,关廷春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丰富的扶贫政策为他的养殖事业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养殖场由几分地的小池塘扩大到7亩多的大水面。“当年卖了快3万元,坚持了3年多终于收到效益。”关廷春告诉记者,是好政策帮他坚定了事业信心。

依靠养殖水蛭,2015年关廷春顺利实现脱贫。近几年,他不仅偿还了十万余元的外债,家庭积蓄也一年比一年多。脱贫致富之后,关廷春没有止步,2017年,镇村为他解决了8000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帮助他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事业发展的同时,关廷春没有忘记身边的贫困乡亲。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现在有十余户村民参与了水蛭养殖,关廷春免费给大家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成品收获后,又帮助大家解决销售。

“现在全村水蛭养殖近100亩,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村民创收200多万元,连周边村民都加入到水蛭养殖行列里来。”古路岗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宋凯告诉记者,现在养殖水蛭已经成为村子脱贫发展的特色产业。

新闻推荐

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试验成功

本报讯(记者蒋明)“历时四年研究,全球首次大尺度真三维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试验取得成功。”5月16日,中国工程院袁亮院士研...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