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文明风尚 感受文明脉动

淮南日报 2018-12-13 11:12 大字

天蓝水碧,道路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驾车者自觉礼让行人,城市管理人性化、精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抬头可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发生的变化,入目可见。

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一个淮南人的心愿和追求。今年,是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起始之年,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工作部署,高标准完成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目标任务,淮南经开区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积极探索,创建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各项创城工作,向着整洁有序、蓝天碧水、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城市阔步迈进。

不搞“一阵风”,实现常态化

文明是对城市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科学评价,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能指标”。

淮南经开区成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印发《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八大提升行动”方案》、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路长制度”,管委会各主要领导包保建成区主干道和村(社区)创建任务,各责任部门落实相关创建任务。

定期召开创建调度会议,将行之有效的创建工作经验推广,将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化解决、落实;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让一个个创建举措不断落实。

从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到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从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到“美丽乡村”建设,从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到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淮南经开区把人民的期待变成创建的行动,把人民的呼声作为努力的方向,文明城市创建的脉搏始终与城市发展、群众生活同频共振、息息相关。

文明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淮南经开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践行着真善美的文明行为,传承着质朴温厚的文明新风。

在各机关单位、城市主干道两侧,在每个社区居委会里、每个小区入口,在乡村、学校、建筑工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关爱未成年人和精神文明创建宣传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市民公约、居民公约、好人榜吸引着广大市民驻足观看。

4000余名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各小区、城市主干道、学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扶弱济困、便民利民、医疗保健、宣传教育等志愿者服务,为民服务的同时,积极宣传文明礼仪规范,倡导文明礼仪新风。发放致市民的一封信、市民公约、村民公约近10000份,在普及文明礼仪规范的同时,倡导市民做城市文明的践行者、传播者和奉献者,在下辖的5个社区里,建立完善社区功能室,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动,引导广大居民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文明的公民。

展现新面貌,提升新形象

点滴细节之间,有一种力量在生长。淮南经开区着力改善和优化市民生活环境,努力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淮南经开区不断改造建成区基础设施,沿着国庆东路一路向东,整修、新建道路,对干道两侧的破损路侧石、人行道板和树池石进行更换,实施绿化提升改造工程,让城市道路旧貌换新颜。

为改善建成区人居环境,淮南经开区大力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筑就碧水蓝天,消除了困扰广大群众生活的“头疼事”。在城区,开发区管委会、各责任单位、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四级共治,集中治理社区环境脏乱差现象,让小区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观。在乡村,淮南经开区修建道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修建文化墙,美化了乡村环境;清理陈年垃圾,改造旱厕,有力提升村环境卫生。

加强城市管理,淮南经开区不遗余力!为建设良好市容市貌,集中巡查沿街立面,对不洁立面上的违规、破损广告招牌,牛皮癣小广告,破损条幅,墙面、围栏破损等进行整治。开展出店、占道经营集中整治活动,取缔露天烧烤、流动摊点,规范出店经营。加强建筑工地、渣土车抛洒扬尘管理。

一个个专项的文明创建活动,见证着淮南经开区的变化轨迹。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深化拓展,淮南经开区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更加文明的未来。

新闻推荐

惊鸿一瞥,今冬首雪了无痕

本报讯(记者张雪峰实习生陈林鹏)12月11日上午10点左右,先前的降雨变成了飘雪,飘飘洒洒,市民们见到了今年的初雪,临近中午降雪渐...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