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公园到国学基地的“八公仙阁” 段昌富
在八公山区境内的八公山宾馆和原淮南肥皂厂之间有一座精致美丽的小型公园——八公仙阁。作为土生土长八公山人的我清楚地记得公园所占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污泥塘。
八公山城区有一条大涧沟,起着泄洪沟的作用。它西从淮南九中西边的山上,向东流经西小营子,从原淮南肥皂厂附近的蔡新路地面下穿过,挨着肥皂厂从南边绕到东边,然后一路北上,穿过新庄孜煤矿的几个家属村,流向大瓜地,最终在李嘴孜附近汇集了几条这样的涧水后,一起汇入淮河。
大涧沟从西边山上穿过蔡新路后,在肥皂厂附近由于没有地势落差,水挟着泥沙在肥皂厂旁边淤积起来成为一方水塘,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差,往里面扔垃圾,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一片污泥塘。每到夏天,散发的臭味熏人,住在周围的居民都不敢打开窗子。
时任沈巷乡(1990年3月撤乡设镇更名为八公山镇)党委书记朱耀看到这种情形,下定决心在煤城建一座农民公园,选址就是肥皂厂旁边的这片污泥塘。因为此处是淮南王刘安丹井遗址,建成公园后可以解决涧沟水淤积发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煤矿工人在工作之余有个休闲的去处。于是1983年起就慕名来到苏州各园林参观,请园林技师帮助设计,并从苏州石雕厂请了一批石雕匠过来,1985年春开始修建公园。
我1986年7月中考结束后曾经游览过在建的八公仙阁,印象最深的就是八公仙阁碑亭。亭中竖一石碑,正面“八公仙阁”四个大字,背面一首诗:“昔日污泥塘,今日游乐场。疑是仙境界,宾客共观赏。”镌刻着公园的前生今世。旁边几行小字记载了八公仙阁的历史与修建过程。公园修建所需的资金大多是沈巷乡农民集资的,这是一座真正的农民公园。
1986年10月1日竣工开园,后来由于公园内没有再建新的景点,时间久了,游人渐渐稀少起来,公园也就慢慢变得荒凉了。
进入新世纪,尤其近年来,在新常态旅游文化大发展的前提下,淮南鸿烈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孙业伟投资于2015年起对八公仙阁进行整修、建设,并重命名“鸿烈书院”。《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百科全书式的宏篇巨著。“鸿”者,广大之意;“烈”者,光明之意。书院以及公司由此而得名。
书院建成后,2016年12月18日,淮南市国学研究会在书院举行挂牌仪式和成立大会。当天,也举行了全国著名考古专家、淮南市博物馆原馆长,96岁高龄的周墨兵老先生的《墨香楼画集》首发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瑰宝、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画艺术。
随后,2017年11月26日,书院举行了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当代优秀家风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家教家风学术研讨会”。2018年3月30日,书院举行“欢迎王世国先生暨文化艺术交流座谈会”,诚邀寿县乡友、广东省民政厅原副巡视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全国知名书法家和书法艺术评论家王世国先生考察交流。
现在,当你走进一派生机盎然、幽雅美丽,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八公仙阁公园鸿烈书院,园内松杉葱郁,芳草如茵,水榭楼台、八公阁、刘安雕塑、八公仙阁碑亭、荟萃名馆、曲廊曲桥、假山瀑布等多处园林建筑美不胜收。
40年前,淮南王刘安丹井遗址处只是一片污泥塘;30年前,淮南王刘安丹井遗址处建起了一座苏州园林式的农民公园“八公仙阁”;而现在,农民公园“八公仙阁”又更新换代为“鸿烈书院”,成为国学研究和传播的文化基地。营造好学习国学的氛围,使每人领悟到国学的博大精深,培养个人的人文修养,从而提高我们市民的整体素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彭宝国)11月29日上午,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淮南市组织了乐森黑马、春风琴韵...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