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公交、看电影、跳广场舞……在这些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既是为了身边人的感受,也是为了城市的和谐与宁静 做安静的文明人 你get到了吗?

淮河早报 2018-10-12 10:00 大字

本报记者 廖凌云 摄影报道

看电影时遇到打电话的观众,坐公交车遇到看视频的乘客,广场散步时遇到高分贝的广场舞队伍,饭店里遇到嬉戏打闹的小孩子……这些“相遇”总让人觉得耳朵受不了,心情也受影响。为深入贯彻《淮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引导和规范市民的行为习惯,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淮南市发布《淮南文明18条》,将“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作为第三条发布,倡导市民在公共场所不制造噪音。

连日来,记者在图书馆、书店、电影院、饭店等多处采访发现,市民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但做到“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仍需努力,噪音来源主要是手机、聊天等。很多市民表示,安静是一种美德,轻声细语见文明。

书店图书馆比较安静

10月10日,记者来到市图书馆。在二楼的报刊阅览室,入门处就贴有一个醒目的提示:一个“嘘”的手势图和“请勿大声喧哗”的大字。走进阅览室,迎面就是一个大号的“静”字。在阅览室的门上,贴有“保持安静”的标语,柱子上贴着“禁止大声喧哗”,连桌子上也放着“请勿大声喧哗”的牌子。阅览室里有四五十人在各自看着书籍杂志,比较安静。阅览室也有使用手机的读者,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带着耳机,但仍有个别读者即使带着耳机,坐在旁边还是能清楚地听到从耳机里传出的声音。

随后,记者又前往市区一家书店,里面有不少读者正静静地寻找、翻阅自己喜爱的书籍,也比较安静。此时,一名男性读者的手机突然响起,他立即将手机调至静音,并快步走到书店门外接起了电话。但是在该书店一处阅览区,一名女读者自顾自地看着手机视频,丝毫没有注意到旁边的男读者已经用双手捂着耳朵看书了。

电影院饭店有待提高

在采访中,许多市民非常赞同将“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纳入文明守则中,他们表示,有时候遇到突如其来的大声喧哗真的很无奈。

国庆期间,记者到市区某电影院看电影。电影刚开始不久,坐在前排的一名男士手机响了,他接听后,在座位上讲了很长时间,声音非常大。没隔多久,那名男士的电话又响了,这时,有观众直接提醒他“到外面打电话去”,影院里顿时安静了,大家才得以继续观影。

电影结束后,记者采访几位市民,他们纷纷说,很反感有人在看电影时大声讲话!电影院是公众休闲场所,是满足大家精神需求的地方,市民要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做到不喧哗、不大声交谈,最好能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给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观影环境。

当天傍晚时分,记者又来到市区的一家饭店大厅内,食客们七嘴八舌的说笑声和孩子的吵闹声此起彼伏,由于噪声太大,客人在点菜时不得不对服务员高声喊话。餐馆服务员说,人多就是吵,但因担心得罪顾客,也不会多说什么。

不过,说起哪里吵?不少市民点出了公交车。国庆长假期间,记者从泉山乘坐了一辆公交车,车上挤满了人,拥挤的车厢里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车厢中间有两名女士在高声讨论家长里短,坐在旁边的一名乘客拿出手机开始刷各种小视频,声音开的很大,周围乘客纷纷用眼神表示不满。看来,想要在人多的车厢里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很难。

晨练晚练投诉多

随着淮南市周边环境的改善,外出晨练者增多。然而边走边放音乐,边走边吼两声的行为也让市民十分反感。市民吴女士家住田家庵区南山村,经常清晨5时不到,就被晨练的市民“喊”醒, “他们觉得吼一吼清清嗓子很舒服,但没有考虑到居民区的老老少少还在睡觉。我觉得这种行为非常不文明。”

除了晨练,一些晚上跳广场舞的市民也常引起周边居民反感,究其原因,就是声音太大,在屡劝无果的情况下,有人还会报警求助。田家庵区一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社区给广场舞队伍提供场地,就一个要求,声音小不扰民,在社区的管理下,广场舞没有给附近居民造成困扰。

拒绝陋习小处做起

采访中,市民表示,公共场所不是自己的个人空间。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行为,不仅有失自己的风度,也影响了身边的人。原本安静、祥和的环境被打破,令人反感。而改变这种陋习,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比如公交车可以通过广播,温馨提示乘客不要在车厢内大声喧哗;电影院在放映之前,着重提醒不要在观影中接打电话,带孩子的家长应保持孩子安静观影;商家在餐桌、菜单等醒目位置贴上“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提示牌。在公共场合,如果大家随处都会接收到不大声喧哗的提醒,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明习惯。

一个人在公共场所的举手投足、一举一动,不仅是个人素质和修养的体现,也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形象。为了城市的和谐与宁静,也为了身边人的感受,请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图:安安静静读书的市民

新闻推荐

深化依法治教 办人民满意教育 ——全市教育系统推进“七五”普法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朱庆磊本报通讯员王修好近日,第三届全市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举行。比赛中,参赛选手从身边小事出发,讲...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