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语汇系统”语境下的“淮南成语典故” 方 川
“淮南成语典故”指的是历史上在淮南境内产生的,出自于《淮南子》,或与淮南关系密切相关,为广大民众熟知并经常使用的,约定俗称的熟语和各类故事。其中出自《淮南子》中的比例最大。
寿县赵阳先生主编的《八公山漫话》一书,收录了余秋雨先生来寿县省亲、游历后写下的《八公山下》一文。文章说:“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八公山下,草木皆兵\’,可见这座山已进入‘公共语汇系统\’。中国历史那么长,能够进入‘公共语汇系统\’的山水很少,只有‘泰山北斗\’‘不识庐山真面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等寥寥几处”。
在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智能结构和思维定式里,“八公山下,草木皆兵”与“泰山北斗”“不识庐山真面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等一道,已进入了汉语的文化公共语汇体系。
所谓的语汇是指一种语言里所有词语的总和。也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里所使用的包括语素、词汇和熟语。作为成语典故,就是语汇系统里的熟语和部分词汇。那么,“公共语汇系统”就是一个民族中广大民众耳熟能详、生命力强、经常挂在嘴边,使用经久不衰语汇(包括语素、词汇和熟语等等)的总和。
依据这样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我认为“淮南成语典故”进入汉语“公共语汇系统”的,远远不止余秋雨先生认定的 “八公山下,草木皆兵”。至少应当包括,而不限于以下几种。
第一个,当首推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又有道家思想意趣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出自《淮南子》的寓言故事,喻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福祸相依,人的生存境遇是不断变化,螺旋上升的。
第二个,是批判宗法社会陋俗、裙带关系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修道炼丹,追求长生不老,这本来淮南王刘安带领他的学术团队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产生的一次意外突发事件。其词语的本意只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其恰好与封建宗法社会的国情暗合,于是逐渐变为贬义,成了具有讽刺色彩的成语。
第三个,“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晏子春秋》,以此来比喻一种事物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之后,事物的性质也就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第四个,“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说:“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於李园,旄矣。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意指春申君遇事不能当机立断,以致遭到了杀身之祸。 所以后来人们用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表示关键时候,应该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如果犹豫不决,必然产生祸患。
第五个,“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原典的“象”,本来是宰相之相,辗转演变过程中,人们为了突出比较的视觉效果,改为大象之象,则更为直观形象,利于民众接受。比喻一个人得到别人的恩惠或帮助后,不是感恩戴德,而是变本加厉的索取,最后自取灭亡。后来,寿县人民把它刻在城东门的石头上,告诫来来往往的人们,不要贪得无厌、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非常巧合的是,这五个“淮南成语典故”与上述余秋雨先生所述的“八公山下,草木皆兵”,从其空间来源的观察,分别对应着淝水之战、《淮南子》、淮南王刘安与八公山、历史典籍《晏子春秋》、春申君黄歇、寿县古城及其历史文化等内容。也显示出这六大“淮南文化现象”在中华文化版图中的影响力和时空穿透力。
我想,应该还有第七、第八……甚至更多。比如出自春申君的“民不聊生”;出自寿县西城门的“当面锣、对面鼓”等等。“淮南成语典故”进入“公共语汇系统”除了全民族性之外,这个“公共”应该还有空间范围界定,比如“门里人” ,“锯树留邻、编笆接枣”,具有很强的地方公共性,目前不具有全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淮南在全国影响力的提升,成为“公共语汇系统”的“淮南成语典故”会越来越多。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2018年中秋、国庆来临之际,市工商局负责人等一行深入淮南万达购物广场、永辉超市等检查节日市场消费安全环境,对猪...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