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舌尖体”遇上淮南豆腐

淮河早报 2018-06-15 10:0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苏国义)风靡海内外的《舌尖上的中国》以独特视角,让观众领略到了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对美食有着发言权的淮南,自然也盼望着能有一部自己的“舌尖体”,展示一下淮南美食文化的魅力,这不,想着想着,一部由高校师生参与创作的专题片《舌尖上的非遗——淮南豆腐文化》开机拍摄了。

6月13日下午,在淮南师范学院,上百名师生共同见证了《舌尖上的非遗——淮南豆腐文化》的开机仪式。记者了解到,这部专题片由淮南师范学院与淮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该片画面风格将纪实与艺术有机结合,以豆腐美食为主线,讲述美食背后淮南地区、淮河流域的人文故事,展现这一地域的风土人情、民俗生活、生存智慧。整部专题片计划拍3集,每集10分钟左右,第一集《匠心》,主要讲述寿县豆腐村草根红人胡学兵、祁集豆腐传人祁瑞祥与豆腐的故事及豆腐的生产、上下游产业情况等;第二集《探源》,主要讲述两千多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传奇故事,借助考古发现、民间故事、文献资料等,探寻豆腐起源的时间、地点等;第三集《美食》,主要通过居家厨房及豆腐宴等展示淮南豆腐美食的博大精深。

担任该片总策划人的应克荣是淮南师范学院的一名资深教师,她在豆腐文化研究方面有着深厚造诣,2017年,她与方川一道曾编著出版了《淮南豆腐文化》一书。应克荣介绍说,2012年以来,她和方川等人一起做了几个关于淮南豆腐文化的课题,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豆腐不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一种文化,它不仅是贴近百姓生活的饮食文化,还是由饮食渗透到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传统文化,值得研究和传播。而学术研究受众面小,于是,她就萌生了用大众传媒传播豆腐文化的想法,正好2017年市委宣传部有一个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她就和文传学院的师生团队一起申报了这个项目。

预计该片将在3个月内完成拍摄,记者了解到,淮南师范学院文传学院师生将全力支持、参与该片的拍摄、制作,淮南师范学院宣传部长方川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与淮南电视台合作,将《舌尖上的非遗——淮南豆腐文化》拍成文艺精品,让它成为宣传淮南的一张靓丽名片。”

新闻推荐

包粽子 佩香囊 驱五毒 插艾草 驱蚊虫 五月五,我们这样过端午

本报讯(记者冉韬)临近端午节,包粽子成为和端午有关的重头戏。6月13日上午,百花园社区,工作人员正在积极准备包粽子比赛。“...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