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谈高考: 那年高考 那年青春

淮河早报 2018-06-12 01:02 大字

本报记者 柏雪

“高考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这个普通的女孩走出了原本的小天地,有了更精彩的人生。”谈起当年的高考,已经40岁的许杨感慨不已,即使已过去20多年,可那些岁月,那一群人,仍旧鲜活存在于许杨的脑海中。

许杨告诉记者,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有一个哥哥。父母因为工作比较忙,很少过问她和哥哥的学业,所以从小学到初中,她的成绩都很一般。初三毕业时,因不知道能否考上高中,家里的亲戚都劝她考淮南师范学校,以后出来当个小学老师,职业稳定。可许杨心中却憋着一股劲,她想上高中,想拥有一个更高的舞台,而不仅仅是在家门口当一名小学老师。她劝服了父母,努力备考,顺利考上了一中高中部,令老师和同学大跌眼镜,也让家里的亲戚对她刮目相看。

因为心中一直有梦想,进入高中后许杨没有放松对学习的要求。“高一、高二的学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那时候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月考,还要排名,只有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时才会有复习的紧张。到了高三分班时,这种紧张的氛围才突显出来。”许杨告诉记者,当时为了方便管理,学校把整个高三年级安排在了校园后面的一栋三层小楼里。这栋筒子楼只有高三一个年级,一到上课时间,楼下的大门就会锁上,到了放学时间才会打开。“当时有同学戏称,这关上门感觉像是进了‘监牢\’,把很多同学都笑坏了。”许杨说,进入筒子楼后,日子突然变得紧张而忙碌。当时每个班级的后黑板上都用粉笔大大地写着高考倒计时,每天上面的日子都会减少一天,提醒着学生高考的临近。“我就读的是文科班,记得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位穿着朴素却很喜欢烫头的人,她整天顶着一个‘爆炸头\’给我们讲课,虽然看着很滑稽,但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的讲课方式很有激情,就像她的头发一样,充满了蓬勃的朝气,给我们沉闷的高三生活注入了一丝活力。她对学生很细心,知道高考喜欢考古诗词和名言警句,就每天在黑板两侧写上两句诗词或名言警句,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背诵,积累起来。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每天背诵古诗词的习惯,这都是高考给我留下的宝贵财富。”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许杨笑着说道。

当然,许杨的高考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第一年参加高考,她因为数学和政治没考好,又错估了分数,只刚刚达到本科线,没有考上她理想的大学。“家人曾劝我上淮南联大,可我却不甘心,就去淮南二中复读了一年,正是这一年让我改变了很多。”许杨说,刚去复读那会,她的心情很复杂,既担心老师和同学异样的眼光,也害怕复读后仍旧考不上好的大学。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她遇到了一位好班主任和一群好同学。班主任是位历史老师,她待同学一视同仁,从不因成绩好坏,或者复读与否,而有所偏颇;她关心每位同学,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还善于发掘每位同学的优点以此来鼓励他们。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整个班级处在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在这一年,许杨加入了上晚自习的大军之中,为了抓紧时间,她还借住到了学校附近的亲戚家里。“每天早早起床去学校,总能看见校园里有很多晨读的学生;每天上完晚自习回家,校园旁边那些租房里总有不少挑灯夜读的身影。班级里比着学的氛围很浓,只要谁有疑问,大家不会吝啬时间,耐心进行解答。”许杨称,整个复读的一年,她的心态很平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抱怨和不甘。

“高考的最后一个星期,学校放假,让学生在家里复习。记得那几天,我最喜欢的就是每天都抱着不同的书,走过窄窄的楼梯,爬到我家的屋顶上静静地背书、看书。在那方小天地里,我仿佛进入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书本上那些文字一个个鲜明地跳入脑海中,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许杨说,第二次高考她考得很顺利,尤其是历史,150分的试卷她考了将近140分。因为考得不错,估分也准确,许杨进入了上海一所不错的大学,后来又凭借优异的成绩留在了上海,在一家外企工作。

“说真的,如果没有两次高考的磨练,没有对梦想的执著追求,我不可能有机会走出淮南,拥有如今的人生舞台。很感谢高考给我带来的那些宝贵财富,也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采访结束时,许杨说。

新闻推荐

淮南市细化措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本报讯淮南市大力推进“农村四好路”民生工程建设,截至5月底,农村道路畅通工程435.083公里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已完成371.512...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