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隐忍大戏

西安日报 2018-05-15 05:46 大字

□汪清龙

隐忍是有目的的隐退和忍耐,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战术策略。历史上一时一事隐忍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但坚持作为谋定后动、成就大业者,非“隐忍大师”司马懿莫属了。司马懿以广阔的三国为舞台,屡次上演令人叫绝的隐忍大戏,引领他的子孙们出奇制胜,不仅抢夺了曹魏的江山,而且将三国悉数收入囊中。

司马懿,字仲达,光和二年(179年)生于河内郡温县的名门望族,司马八兄弟个个出类拔萃,排行老二的司马懿更是其中的翘楚。

司马懿一出场,便在一代枭雄曹操面前,上演了一出隐忍大戏。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因感念司马懿父亲司马防的举荐之恩,加之看中司马懿的出众才干,便欲招二十出头的司马懿到其手下做官,谁知这种打着灯笼也难找的机会,却被司马懿以“患有风瘫、无法赴任”的牵强理由回绝了。随后司马懿隐居不出,这一隐居就是漫长的七年。曹操既感到司马懿不识抬举又怀疑被他戏弄,便派人明里暗里打探。不料演技高超的司马懿装得跟真的似的,竟没让曹操发现一丝一毫的破绽。

七年之后,已高居东汉丞相之位的曹操再招司马懿为文学掾,这一回,司马懿感觉时机成熟了,当然也不敢再次冒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大人了,便毫不迟疑地加入了曹氏军团。

谁知司马懿进入曹营后的处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由于司马懿之前隐居骗曹留下的阴影难以抹去,加上曹操无意间发现其长着一副心存异志的“狼顾之相”,尽管司马懿极力讨好曹操,在关羽伐魏、无计可施的曹操欲以迁都避敌时,司马懿有建议让孙权出兵,导致关羽被孙权的大将吕蒙设计击杀,帮助曹操成功化解危机的重大立功表现,但曹操对他的防范要远远大于信任。

司马懿深知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消除曹操对他的戒心,便急于在曹氏军团内部找到别的靠山。正所谓“瞌睡遇上了枕头”。适逢曹丕和曹植争夺曹操的接班人之际,被曹操指定为曹丕跟班的司马懿,帮助曹丕顺利战胜了曹植。之后,在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继承魏王和丞相之位、曹丕代汉和建立魏王朝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司马懿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曹丕当之无愧的铁杆心腹和左膀右臂,曹丕早已将曹操“司马懿非久居人下之人,将来有可能坏老曹家大事”的忠告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曹丕两次攻打东吴,均派司马懿留守重镇许昌,足见对其器重和信任。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司马懿作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继续辅佐曹丕的儿子曹叡继位。

这一时期,吴、蜀两国屡屡兴兵伐魏。特别是228年至234年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六次北伐,摆开了一副与曹魏战略决战之架势。被推上军事统帅位置的司马懿,在先后击退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对襄阳的进攻、平息降将孟达的叛乱之后,统领魏军抗击蜀军。

从双方大战的过程来看,面对“智慧和谋略化身”的诸葛亮,司马懿进入了一生中军事上处于下风的时期。尽管司马懿不乏指挥魏军夺取街亭、导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成功的攻伐袭扰,虽然他有离间蜀汉君臣迫使诸葛亮退兵的出彩计谋,却因屡次在战场上带领军队像“缩头乌龟”一般坚守不出而遭人嘲讽,尤其是“空城计”“死诸葛走生仲达”等战例,让司马懿留下了“畏蜀如虎”的形象,“司马懿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固化为普遍的历史认知。

然而,战争从来都是以胜负论英雄的,回眸当年的两位军事大家导演的系列战争经典,不难看出,那是司马懿唱的第二出隐忍大戏,展现的是其不逊于人的军事谋略。司马懿抓住蜀军长途奔袭、粮草不济、欲求速胜以及诸葛亮健康每况愈下等软肋,运用“坚守不出”这个将隐忍之术发挥到极致的作战策略,让拖不了、熬不住、耗不起的蜀军,始终无法找到魏军主力决一雌雄,导致诸葛亮“北伐未竟身先死”,“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战略意图归于夭折。诸葛亮没有倒在与曹操、孙权的对阵中,却被司马懿耗死于北伐之中。因而,司马懿才是诸葛亮真正的对手,遇上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噩梦。此后,三国鼎立的天平开始向司马懿主导的方向倾斜了。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熬死了曹魏三代主子的司马懿,再和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曹叡的养子曹芳。

面对欲把他排挤出曹魏权力核心、咄咄逼人的曹爽,司马懿唱起了第三出隐忍大戏,他又一次装病隐退家中,从此闭门“不问”朝政,让出前台让曹爽尽情表演,并且绝对沉得住气,这一隐退又是更漫长的十年。要知道,此时司马懿已年逾花甲,他的身体能支撑多久、十年内会发生什么均不可预测,但他就是超级自信。他用四十年前对付曹操的办法,再次玩弄起了曹操的族孙曹爽,方法手段并没有什么创新,只是死装硬扛、隐忍不出,却同样让曹爽上当受骗。后来,当不满曹爽专横的大臣,请求司马懿出面制衡曹爽时,司马懿非但没有理会,反而更加装出一副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老朽模样,让曹爽彻底放松了警惕。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等重臣陪同皇帝祭拜高平陵之机,突然卸掉隐忍面具,指挥其提前安排儿子训练的三千“死士”,果断发动“高平陵之变”,假传郭太后懿旨,诛杀曹爽并灭其三族。它不是一般孤立的夺权事件,而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标志着司马懿动手剪除曹氏宗亲和曹魏忠臣,开始全面接管曹魏政权了。

两年后,73岁的魏国太傅司马懿驾鹤归西了。司马懿完成了他的使命,将大权交到其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手中。尤其让他欣慰和放心的是,经过多年的耳提面命,隐忍这个屡试不爽的秘籍要术,已经传授给了他的儿孙们,渗透到了他们的骨髓里。在平息“淮南叛乱”、废曹芳、弑曹髦、消灭蜀汉政权、“谈笑灭三贤”等重大事件中,隐忍之术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确保了司马家族薪火相传、大业推进。以及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手上,篡魏立晋已是水到渠成。雄心勃勃的司马炎,发扬光大隐忍传统,再经过十年精心准备,一举灭了东吴,最终完成了西晋统一。隐忍的司马家族,成了纷乱的三国时期最后最大的赢家。

新闻推荐

淮南市“最美快递员”评选揭晓

本报讯(记者苏国义)5月11日,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获悉,由淮南市总工会、市文明办、市邮政管理局主办,市快递行业协会承办的2018年淮南市“寻找最美快递员”评选结果揭晓,李传民、王振杰、王道宏、李惠、...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