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爱系在雪山白云间 ——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援藏纪实

淮南日报 2017-12-08 15:09 大字

本报记者

蓝天白云下,雪山圣湖间,他们奔波劳苦,用仁心仁术救治病患,完成了当地手术许多个“第一”,更赢得了藏族同胞们的称赞与依恋。

今年6月初,市第一人民医院钟伟、于乐涛、郭靳静3位医生主动请缨,远赴西藏山南措美县开展医疗援藏,拉开了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主的淮南对口支援措美县人民医院5年工作的序幕。半年时间里,他们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栉风沐雨,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克服困难 迅速救治

措美县地处山南西南、喜马拉雅山北麓,辖4个乡镇,面积4549平方公里,人口1.5万,海拔4242米,是淮南市卫计委对口帮扶县。进入西藏的第一天,高原反应就让援藏医生们出现了身体不适。“一下飞机感觉还好,可是经过1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我们逐渐出现了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到目的地时,我感觉脚像踩了棉花,恶心难受,夜里睡觉会被闷醒。我院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给我们购置了制氧机,使用之后高原反应才有所缓解。”于乐涛回忆说。

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诊疗手术,不仅要克服医疗条件简陋的限制,还要迎接高寒环境对身体的考验。“刚来措美县时候,血氧饱和度只有70,心率130,现在血氧80+,心率90-100。一台1个小时的手术,下台后脸就白了,需要吸氧3小时才能缓解。”作为此次援藏医疗队唯一的女医生,郭靳静说道。

医疗队到达的当晚,便遇到了紧急情况。

晚上10时左右,一名藏族战士在战友簇拥下被送进当地医院,当时他脸色惨白,满头大汗,几近昏迷。经诊断,是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医疗队迅速制定方案,为他实施了穿孔修补术,手术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终于化险为夷,医生们擦擦汗,长舒了口气。

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的措美县委副书记杜祝涛此时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竖起大拇指:“淮南援藏医疗队是好样的,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这才是真正的汉藏情深,感谢你们!”事后,措美县人民医院院长阿旺评价,此次手术是措美县第一例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援藏医疗队的帮助,使措美县医院医疗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医术精湛 关爱点滴

在措美的每一天,援藏医疗队都在发挥医术所长,与病魔展开较量,都在用热血与关爱救死扶伤,温暖藏族同胞的心。

36岁的藏族同胞阿佳患有子宫肌瘤,饱受病痛折磨有道不完的苦衷。援藏医疗队经术前反复讨论,由郭靳静、于乐涛与措美县医院副院长王德瑞配合,成功为阿佳实施子宫肌瘤剥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7月5日的措美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无影灯照射,身穿手术服的身影手法娴熟而有条不紊。几名当地的藏族医生在援藏医疗队队长钟伟的指导和带领下,正在为46岁的藏族同胞实施胆囊切除手术。这是措美县首例胆囊切除术,钟伟做得一丝不苟,藏族医生们也配合与学习得非常认真。手术很成功,术后患者家属感激地握住钟伟医生的手一直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而钟伟医生介绍,这已是援藏医疗队进藏不到1个月内成功组织开展的第10台手术了。

7月11日,来自措美镇雪热村的赤列旺久因患“右侧腹股沟斜疝”入住县人民医院外科治疗。钟伟主任医师迅速组织全院医生进行病例讨论,在联系上级医院配齐手术用品后,为患者实施了右侧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无张力疝修补术,解除了藏族同胞的顽疾。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市政府与市总工会第七次联席会议举行 张孝成主持并讲话

本报讯12月7日下午,市政府与市总工会第七次联席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会议听取第六次联席会议议定事项落实情况、2017年工会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研究市总工会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市长张孝成主持...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