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杜牧的豆蔻

安庆晚报 2017-11-21 00:00 大字

钱续坤

就像画虾必言齐白石,画马必说徐悲鸿一样,在古代的文人墨客当中,说起梅花,一定会想到林逋林和靖;谈到豆蔻,当然会念及杜牧杜司马。

其实杜牧的出名并不是因为言情独到的《赠别》一诗,在绝大多数读者的眼中,那首哀婉凄美的《清明》,绝对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因此每到细雨霏霏的时节,只要提起“杏花村”、“牧牛童”等等字样,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这位俊朗飘逸的樊川居士。那么,杜牧与豆蔻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此事不能不说到杜牧在扬州的生活,说到扬州当时一位花容月貌、倾国倾城的歌妓。

曾在26岁就进士及第的杜牧,一生曾经在扬州两度生活过。其中第一次前往的时间是在大和七年(公元833年)四月,31岁的他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邀请,在其幕中任推官、监察御史里行、掌书记等职。杜牧出生世家,祖父杜佑曾任朝廷宰相,其父杜从郁任过秘书丞、部员外郎,因此从小就染有富贵公子的习气,所谓“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元·辛文芳《唐才子传》)。如今来到扬州这个商贾云集之都,烟花繁盛之地,年轻气高的杜牧真可谓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花街柳巷自然是他饮酒宴游必去之所。在这期间,杜牧有幸结识了一位13岁的歌妓,并且对她百般呵护,疼爱有加。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33岁的杜牧官拜监察御史,将赴长安供职。在依依不舍离开扬州之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惆怅的,幽怨的,临行前特意留有《赠别》诗两首,其一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此诗设比新颖,语约义丰,仅仅“豆蔻”这一个意象,就能形象地烘托出花与人同艳同美的绰约之态;尤其是最后两句,以压低扬州所有美人的方法来突出一人,众星拱月,月光倍明。从春风到闹市,从闹市到珠帘,对“花”、“月”、“玉”、“美”等均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自然入妙,妙到极处。故而,正值豆蔻年华的这位歌妓是幸运的,因为有这样一位横绝千古的诗人为她所倾慕,为她写下如此精彩的诗句,这就已经足矣!

其实最早在文学作品中提到豆蔻的,大概要算西晋的文学家左思。他在《三都赋》的《吴都赋》里写到了豆蔻:“草则藿蒳豆蔻,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纶组紫绛,食葛香茅。”此语的大致意思是说,吴都的物产十分丰盈,到处都有香草、豆蔻、海苔、紫菜之类。此处的“豆蔻”,就是后来形容少女的“豆蔻”了,不过当时豆蔻还是不常见的植物,《异物志》就有描述说:“豆蔻生交趾,其根似姜而大,从根中生,形似益智,皮壳小厚,核如石榴,辛且香。”

左思虽可使“洛阳纸贵”,但只要提及“豆蔻”,后世的文人雅士还必推“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的杜牧,或直接以“豆蔻”代指杜牧在扬州为官时的风流韵事。宋代的秦观在《满庭芳》中追述杜牧的扬州行踪云:“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宋代的姜夔《扬州慢》记此事云:“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元代的卢挚在《广陵怀古》中亦对此曰:“笑豆蔻枝头,惹住歌行。风调才情,青楼一梦,杜牧三生。”

能够在姹紫嫣红的缤纷世界里拥有一种花朵自眠,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与更惬意的呢?

新闻推荐

全省跳绳小将淮南决战

11月18日,2017年安徽省第二届青少年跳绳锦标赛在淮开赛,来自全省10个城市的47个代表队近千人参加了比赛。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教育厅联合主办,比赛项目分为30秒单摇、30秒双摇、3...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