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光伏扶贫让困难群众获得“阳光收益”

淮南日报 2017-09-30 13:58 大字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柏发涛

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孙庙乡刘郢村采访时,年过七旬的贫困户刘永华高兴地告诉记者说:“俺年纪大了,不能向年轻人一样出去打工挣钱了。但政府对俺很照顾,给俺家安上了光伏发电板,俺几乎每天都能有收益,这样的政策真好,俺打心眼里高兴!”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既节能又环保。只要有太阳,就可以发电,平常无需花人力管理,有着见效快、收入稳、收益期长的优势。”在村集体光伏发电站旁,看着眼前一排排闪闪发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刘郢村负责同志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村现在已经建成了一座6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预计1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近6万元的经济收入。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户户联建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来增加贫困户家庭的收入。”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谢家集区主动适应和把握***、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光照资源强、闲置屋顶无遮蔽的优势,把光伏扶贫作为了主攻方向和重要手段。”采访中,谢家集区发改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区里不仅成立了光伏扶贫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还专门抽调人员定期开展电站建设进度专项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项目建设进度慢的单位派发督办单,专项督查为光伏扶贫项目有力推进提供了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目前,谢家集区已建成光伏扶贫电站9座,并全部实现并网发电,累计容量达738千瓦,预计年收入可达60余万元。其中3座村级独立电站,帮扶村级规模180千瓦,6座户户联建电站,帮扶户用规模558千瓦,可惠及232户贫困群众。到2018年底,该区共计划建成16座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规模可达949千瓦,342户贫困户可实现光伏并网,光伏扶贫将给更多的贫困群众带来“阳光收益”。

新闻推荐

潘集区实现秸秆变废为宝助农增收

本报讯今年以来,潘集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引导鼓励农民利用当地秸秆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加大对秸秆还田的技术指导,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