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村”的嬗变密码
本报通讯员 石 成 本报记者 何婷婷
八公山区八公山镇下郢、蔡岗、蔡洼三个村以豆腐制作闻名,村内聚集大小豆腐作坊70余处,是名副其实的豆腐村。一段时间以来,因豆腐制作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居民。
9月7日,记者再次走进“豆腐村”,看到的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古朴典雅的农家小屋、生动活泼的文化墙、各具特色的生态游园……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新农村景象。
短短几个月时间,“豆腐村”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由得让我们想更加深入地走进这里,解开“豆腐村”的嬗变密码。
冲锋带头,共产党员勇当环境整治排头兵
“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和群众的立场,以必胜的信念和克难的勇气,坚决打赢‘豆腐村\’治理这场攻坚战。”面对突出的环境压力和沉积的历史欠账,八公山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在整治动员会上向区、镇、村三级党员干部郑重强调。
党员冲在一线,成为专项整治的中流砥柱。该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领导干部包点联系制度,要求区、镇领导每天深入联系点,亲自督战、身先士卒。同时,成立党员冲锋队,活跃在整治现场各个角落,带头清洁家园、美化环境,形成强大攻坚合力。在专项整治的几个月时间里,“5+2”、“白+黑”成了他们的工作常态,八公山镇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在攻坚的关键时期,很多党员干部都是连续几天几夜守在现场,虽然累,但只要有他们在,就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广大党员主动担当,比学赶超的热情不断高涨,创新举措更是亮点纷呈。八公山镇结合党建“网片组”工作,按照镇班子成员包村联户、镇党员干部包组联户、镇村两级干部包片联户、普通党员结对联户的“四联”要求,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倾听民意、化解难题、发动群众积极主动投身美化家园工作中。此外,该镇发挥党员“星牌制管理”的效能作用,对表现优异的党员分级评星,对执行纪律不到位的党员亮红牌挂牌管理,让党员干部充分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争先进位的意识。
根治源头,彻底解决环保突出问题
过去,豆腐村最大的污染都是源自老旧燃煤锅炉的颗粒排放和豆腐生产污水的乱排乱放。要治理好豆腐村,就必须要解决好这两个核心问题。
“我们按照市、区燃煤小锅炉整治方案的要求,利用上级政策补贴,将现有燃煤小锅炉全部更换为燃烧精细煤的环保锅炉,使烟气黑度达标、颗粒物排放量减少。”八公山镇负责同志介绍,针对豆腐村污染顽疾,区镇重拳出击,一方面全面查封老旧锅炉,另一方面做好协调引导,组织加工户和锅炉企业对接,由村民自主选定符合环保标准的新型锅炉,有力地促进了工程推进。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锅炉改造60台,11户明确不再继续从事豆腐加工、生产,豆腐村范围内所有老旧锅炉全部拆除,还了豆腐村一片蓝天。
与此同时,一个全长7455米、总投资220万元的污水集中处理配套管网项目也大大改变了这里的环境。该工程的建成使得豆腐作坊产生的废水能够统一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处理,彻底告别了污水排入露天沟渠导致环境污染、臭气熏天的旧貌,村民无不拍手称快。
美化环境,“豆腐村”焕发无限生机
在蔡洼村的村口有一处观赏池塘,六角凉亭傍水而建,彩绘长廊环水而走,波光倒映出霞光碧影,锦鲤唤起阵阵涟漪,这里成为了村民平时休闲纳凉、游玩嬉戏的好去处。然而几个月前,这里还曾经是池水日渐污染,凉亭年久失修的破败景象。
“要想彻底改变豆腐村的面貌,除了要治理好环保突出问题,更离不开的是细致入微的净化和美化工程。”该镇负责同志介绍,结合“向垃圾宣战、建美丽家园”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农村环境“三项整治”等专项行动,该镇对症下药,集中力量开展“三清两化”。据统计,八公山区、镇、村先后组织人员800余人次,机械300余台班,对村庄内部公用地块进行拉网式集中清理,前后共清理出垃圾3000余吨,清理沟渠5500米,铺设水渠盖板2300米,清理厕所5座,村里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环境的改善让当地的村民能够更安心地扎根故土、发展特色经济,通过见缝植绿,不断美化家园,“豆腐村”如今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兴业富民之路。实实在在惠民生、聚精会神谋转型,“豆腐村”的美丽嬗变还在进行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明星通讯员沈涛摄影报道)9月13日,几位公交管理员和公交司机当起了义务修路工,买来水泥、沙子、石子,将木材公司加油站路口坑洼破损的路面填平。据了解,该路面上经过车辆碾压和前段时间的...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