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水利给群众带来大实惠

淮南日报 2017-08-09 13:03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柏发涛 本报记者 苏 强

“往年一到提水灌溉的季节,不是泵站经常坏,就是沟渠淤堵了,不仅提水慢,而且费钱费时。小农水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后,泵站使用正常了,提水也快多了,还节省了不少水电费钱,小水利给俺们农民真正带来了大实惠。”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孙庙乡老岗村采访时,正在往水稻田里放水的村民李永利对小型农田水利改造提升民生工程的实施赞不绝口。

“老百姓用水不愁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民生工程立了大功。”孙庙乡农办负责同志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老百姓‘靠天吃饭\’的日子已成为了历史。如今,乡里除了种植传统水稻,许多有技术的农民还相继发展起大棚蔬菜、精品水果、水产养殖、农家乐等产业,用水条件的改善对于老百姓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我们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徽省水法宣传月\’等活动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听取意见,并通过电视、网站、宣传折页、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小型农田水利改造提升民生工程的重大意义、相关政策和工作动态,努力营造了群众支持、参与该项民生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情况,分清轻重缓急,确定项目实施阶段性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落实建设资金,定期召开协调调度会,现场化解矛盾,实地解决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有力、有序、快速推进。”谢家集区农林水利部门负责同志在采访中向记者介绍:“结合‘二证一书\’发放,该区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小型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人员、经费,保证了工程的良性运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谢家集区高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改造提升民生工程,区、镇、村三级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细化分解任务,强化落实措施,加强调度协调,有效推进了小型农田水利改造提升民生工程的实施。截至今年5月,该区共完成更新改造19座小型泵站39台机组、2230kw,塘坝扩挖33口,沟渠清淤7条,小型水闸维修加固1座,涉及4个乡镇,超额完成省下达民生工程任务。通过小型农田水利改造提升民生工程,改善灌溉面积约1万亩,新增灌溉面积约500亩,大大降低了农业用水成本,提升了水利用率及灌溉保证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新闻推荐

拿出了十足劲 跳出了精气神

本报讯(记者李舒韵摄影报道)在第9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8月7日,来自全市的9个协会、艺术团体在市体育场为群众奉献了一场技能展演活动。多个节目精彩上演,有体育舞蹈、健身球表演,也有广场舞、健身操展...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