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段缘分搭起一个闪耀舞台

淮河早报 2017-08-09 13:03 大字

本报记者 付莉荣

8月5日,第六届“和平杯”小票友邀请赛在天津中国大戏院完美落幕,7岁小姑娘杨可心获得了全国“优秀小票友”的称号,面向全国观众站在领奖台上,杨可心笑靥如花。殊不知,代表淮南参赛的杨可心其实是江苏常州人,仅是因为两年前跟记者所通的一个电话,便让她与淮南以及京剧舞台产生了一段妙不可言的缘分。

缘起:一个远方的电话

事情要从2015年说起,当年夏天,一个来自江苏常州的陌生电话打到了淮南日报社,对方称自己是一位孩子家长,因为在网上看到了淮南少儿京剧大放异彩,硕果累累的新闻,便萌发了想把孩子送到淮南来学习京剧的想法。

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杨可心从小就喜欢京剧,家里也很支持她学习国粹,但是在当地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一直比较犹豫。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女士在网上看到记者所发表的一条“淮南少儿京剧团队在全国首届少京赛上斩获金奖”的新闻时,刘女士再也坐不住了,便通过各种方式查询到了淮南日报社采访中心的电话号码,找到了发表这篇新闻的记者。

通过记者的介绍和牵线,刘女士很快联系上了当时全国少京赛金奖团队的带队老师黄露丽。随后,记者就渐渐地将这件事情淡忘了。

缘牵:一份辛苦的付出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2015年10月,当时只有五岁的杨可欣真的来到了淮南学习京剧,并且一学就是一年多,更让人惊讶的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她就站在了全国舞台上,和各地脱颖而出的63位小票友同台竞技,并且收获了骄傲的好成绩。

8月5日,记者采访到了杨可心,获得优异成绩的小姑娘心情很好,咯咯咯笑个不停。时隔两年,杨可心的妈妈刘女士再次跟记者联系时,也始终笑言这是缘分。

杨可心从幼儿时便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家中的电视播放到戏曲频道,她总会聚精会神地瞪着大眼睛看,姥爷是个戏迷,在家听戏唱戏时,小可心也会咿咿呀呀有模有样地学。

当联系上记者时,刘女士和家人就已经下定决心,要让杨可心来淮南学习京剧,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杨可心在妈妈或者姥爷的陪伴下,每个月都要抽出周末时间赶过来,学习两天再赶回去。“坐高铁过来要三个多小时,路上坐车还要一个多小时。”刘女士说道,“寒暑假就直接在淮南住下,由姥姥姥爷陪着,每天风雨无阻地练习。”

就这样,小可心也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指导老师黄露丽说,这么小的孩子既有天赋,又有韧性,实属不易。就是这份不易,将年仅7岁的杨可心送上了“和平杯”的全国总决赛。

缘续:一段难忘的经历

记者得知,“和平杯”小票友邀请赛每隔两年举办一届,与俗称“大票友赛”的“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相映成辉,已然成为我国少儿业余京剧活动最高水平的展示平台。据悉,本届小票友赛非常火爆,不仅有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更有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共数千名小票友报名参赛。最终,63名优秀的小选手赶赴天津参加总决赛。

杨可心的表演曲目是《大登殿》选段,难度很大,对表演者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然而,第一次登上全国舞台的杨可心毫不怯场,圆润的唱腔,华丽的身段,稳扎稳打的表现让她突出重围,获得了全国“优秀小票友”的称号。不仅如此,她还在比赛中收获了异国友情,由于自己所准备的凤玉带和衣服不是很相配,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新西兰小选手吴优借,没想到,对方爽快地就借给了她,两人真诚地为对方加油,并留下联系方式互相交流学习。

杨可心说,感谢这次激烈又过瘾的比赛,感谢在淮南求学的经历,更感谢记者为她搭的一座桥,她愿意继续在这里扎实学习,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图:杨可心的舞台照(杨可心提供)

新闻推荐

斑马线前未减速 撞伤路人悔晚矣

本报讯(记者李舒韵)8月2日晚8时53分,淮南市东西部二通道八公山段皖淮机械厂路口处,一辆越野车超速行驶到斑马线未减速,将骑自行车的张某撞成重伤。事后,越野车驾驶员姬某悔不当初。当天事故发生后,执勤...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