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士 依河而居
郭麐同潍县并不陌生,同古老的大于河更是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他归乡后,在穷乡僻壤建房,居乡野腰镰荷锄种树畦菜,专心写作。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妻儿先后离他而去,他生活陷入困境,只得孤身赴河北蒿城,再次成为幕僚。
郭麐回乡建杨峡别墅居于乡野写出巨著
《潍县志稿·营缮·园亭》有记:“杨家别墅,亦名杨峡别墅。在今城北二十里杨家庄。清道光时郭麐园也,今废。”从清代道光年间走过200余年后的今天,也许很少有人知道郭麐是谁了。但有一首诗歌却在白浪河两岸的土地上传唱着:
一百五日小寒食,
游冶齐上白浪河。
纸鸢儿子秋千女,
乱比新来春燕多。
诗歌来自郭麐的《潍县竹枝词自注》。郭麐,字子嘉,号望三,潍县城里人。出身于书香世家,远祖明代郭尚友任户部尚书,为县内显赫名门望族。
清道光十七年(1837),族晚辈郭熊飞任湖北夔州知州,聘郭麐为幕僚兼家庭塾师,郭麐自此开始了三峡之游。幕中与郭熊飞意气相投,诗酒唱和,才华横溢,为幕府同僚所雅重。先后十余年间,迁榆林、至武昌、逮苏州,足迹遍及神州中原大半,直至郭熊飞升任保定巡抚。清代官吏制度,幕僚经过主官保奏,可以走上仕途,成为朝廷命官。跟随郭熊飞十年间,郭麐看到了读书人“修齐治平”人生道路上的希望。
然而,造化弄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郭熊飞殂死在保定巡抚任上。郭麐自意气风发一下掉入心灰意冷之中,怏怏返回家乡潍县。自此绝意宦海,“出脯金买瘠田十余亩于城西杨家庄,葺舍居焉。颜所居曰‘杨峡别墅’”。
据郭氏所撰《春韭园笔记》记载,“杨峡别墅”中有正园大门、听渏山房居室、芸香佛斋、粮仓等建筑。主人在大门上自撰了一副春联:“华门茅屋,祖德贻安初在野;果园蔬圃,山灵去秽又逢春。”
由名门望族后裔而幕僚,而穷居乡野腰镰荷锄种树畦菜,幸与不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十余年的游历足迹,居乡野风光,得地方文化浸润。郭麐埋首城外穷乡僻壤,足迹不入城市达六七年之久。清咸丰三年(1853),秋风飒然,雨滴荒圃,回忆平生,触绪生悲,抽腰镰荷锄之暇,完成了《感旧集》。又为教儿女识字,编撰《潍言》一书。再后致力于乡邦文献,搜寻于荒烟蔓草间,断碑残竭往往有获,得90余条。经过金石好友陈介祺订补,扩大至230余条,厘为8卷,这就是后来煌煌十余万字的《潍县金石志》,广为传阅后,为海内学者所推许,声誉鹊起。
十余年游历足迹,大于河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成就了有清一代著名的学者文人郭麐,《潍县志稿·艺文志》为他开列出了一串长长的遗著书目,有《潍县金石志八卷》《潍县古城考一卷》《潍县竹枝词一卷》《潍言四卷》等,另有《望三散人感旧》诗集、《春韭园笔记》等著作行世,多达20余种。
兵火战乱之中妻儿离世赴河北再次成为幕僚
此后十数年,帝国主义列强入侵,魔爪伸至潍境,太平天国起义、捻军北来相继发生,历经兵火战乱,大于河两岸村庄一片悲凉荒芜,小小杨峡别墅怎能抵挡住风雨?同治十三年(1874),老妻刘芸斋、儿子续大和二姐连续病亡,欲哭无泪中,写下《一岁三哭》诗,读过的人无不掩卷流下泪水。
清光绪初年,江南人汪鸣銮以户部侍郎衔视学山东,慕郭氏之名,亲至其家以探虚实,早起过访,相谈大为投机,不觉日已西斜,留下银两周济,郭麐坚决拒绝,许为“请奖显秩”,不为所动。直至听到汪鸣銮为其出资刊印金石志诸书,郭氏泪水涌出,一躬到地。《潍县志稿》为郭麐作传,载入《高士》卷中,只此一件事,“高士”便实至名归了。
更悲惨的命运还在等待着郭麐。去伪存真,勉力三月,整理完毕《潍县金石志八卷》《潍县金石录遗文录》,另有诗稿8卷,托侄孙郭彝镇亲赴省垣送往学使衙门。想不到,在官场的斗争中,朝廷一纸令下,摘去了汪鸣銮的乌纱,字字心血的书籍杳如黄鹤,一去不返。
打击是沉重的,生活更加潦倒。为抗争抱瓢乞讨的未来惨景,经友人介绍,郭麐只得孤身赴河北蒿城,再次成为了幕僚。杨峡别墅分割卖与当地乡人,自此消失在大于河东岸上。
杨峡别墅旧址应在于家庄子
杨峡别墅建于县城以北杨家庄,是一种习惯上的说法,郭麐在他的著作《春韭园笔记》中自记为在“杨家庄西北侧”。确切的地点是在杨家庄以西偏北、一个叫“于家庄子”的小村里,清代中叶,于姓从今潍城区葛埠村迁来,租种城里“丁宅”土地,渐成一个仅有三五户人家的佃户村。小村东临大村杨家庄高数丈的围墙,西傍大于河东堤,真如处峡谷之中,揆其地势,疑似“杨峡”由此而来。别墅建成后,引来不少文人吟咏,诗句中透露着大概的位置所在。郭麐自己有诗:
岁次丁未居杨峡,
招提西北路双岔。
客来但看后街树,
一片松杉是郭家。
岁次丁未,即别墅初建的清道光二十七年。招提,荒野里没有僧人的庙宇。出县城西北行,过莱章、凤台(今称大台)等村,再走过一座庙宇,道路出现了“双岔”,一条继续西北,另一条拐向正西,穿过杨家庄后街,来到了村西的于家庄子。庙和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还存在着。诸城诗人王石巢,是郭麐的舅辈远亲,他从省垣济南方面由东向西来的,一路奔波,天色已晚,或许还在下着小雪花:
流饭桥连杨峡村,
寒鸦古木日黄昏。
阿甥不识在家未,
雪夜骑驴客到门。
旧时桥东端向北,有小径一条直接连到于家庄子,由此村再东才是杨家庄村。“诗无达诂”,这样的引证未免生硬,但确实是对实地存在的描写,形象地说明“杨峡”并不在杨家庄村。进入21世纪后,新村规划建设,于家庄子才拆迁并入了杨家庄,村庄旧址上仍然存留着杨峡别墅的残砖碎瓦。
清光绪十九年(1893),71岁的郭麐郁郁离开了人间。诗魂远行,凄风苦雨,却为大于河留下了一缕永存的文化风采。
新闻推荐
“一次办好”变“上门服务” 一天内办妥8家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凤台街道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平度市金融商务中心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投入使用。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晓伟通讯员宗绪昌崔晓语“...
凤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