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钟背后藏着的故事 | 最上海

2021-11-05 20:18 大字

古钟背后藏着的故事…… | 最上海 原创 陈嘉音 生活周刊

“金声一震,虎啸龙吟;皇风清穆,海道安宁”,这一句气壮山河的词刻在南汇古钟园里的一口古钟上。在风雨如晦、海波动荡的四百年前,它承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最单纯的希望。

古钟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西南角卫星河畔,在这座园林内部有一个高1.62米,重1.6吨的铜钟,整座园林的核心就是占地4590平方米的钟亭,四周山水环绕,园林内部的风景一览无余。这口古钟是怎么诞生的呢?据说,四百三十年前的明隆庆年间,南沙(今南汇)一带海波淼淼、芦荻萋萋、海盗出没、倭寇猖獗。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抗日部队——戚家军曾驻扎于此。为抗击倭寇,朝廷曾拨出巨款修筑海塘,加强海防;同时一场民间自发的抗倭募捐运动正在悄然进行。相传当时组织者是古城名刹福泉寺的圆净住持和他的两位小徒——明照和明然。圆净和尚一心想要筹资铸一口大铜钟,借以庇护百姓。他们四处云游化缘,经历了千辛万苦,筹集了足够的善款,并请江南有名的铸造专家梅家父子相助,终于在隆庆五年(1571年)铸成一座青铜大钟。铜钟上镌刻铭句“金声一震,虎啸龙吟;皇风清穆,海道安宁”,道出了这口铜钟世俗功德层面的含义。铜钟周身图文并茂,雕刻精细,1311名捐献者的名字清晰可见,让世人永远记得他们。相传,铜钟铸成之后,尚未开音,圆净和尚又准备外出云游,以普济芸芸众生,临走关照看家的小和尚们务必在三天之后才能敲钟。但他才走到离县城仅十公里的施家桥上时,小和尚们便耐不住时间的冗长,好奇地撞起钟来。钟声浑厚凝重,十分洪亮,犹如虎啸龙吟,悠扬声长。老和尚听到钟声,一汪热泪洒在施家桥上,禁不住垂首顿足,暗叹钟声再不能传到更远的地方,只能局限于施家桥方圆以内,而无法庇护、保佑更多的父老乡亲了。钟落福泉寺,一坐便是4个世纪,整整响了395年,曾令倭寇闻响丧胆,曾使百姓得钟安宁。如今,南汇县政府划出约六十亩土地,斥资修建了钟亭,又以钟亭为中心建造了精美的园林,园子也因古钟而取名“古钟园”。不过,真正的隆庆古钟已于2009年2月9日从古钟园迁回福泉寺,目前园内的古钟其实是个复制品。古钟园的建筑荟萃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诸多优点,具有江南造园的自然风格。园内曲径通幽,路面以石板、卵石铺设,亭、榭、阁、桥、路、沟、渠的布局结构和飞檐翘角的建筑设计以及绿化的总体布局,集中突出了“青瓦白墙、青铜银杏”的特征,古朴典雅、清静幽深,重现出古色古香的明代园林风格和生活情趣,系一座仿明建筑的古典园林。全园辟有钟亭、文源馆、藏拙苑、宝宝村四大景区。园内建有蟠龙岛、起凤台、日潭、月湖、镜亭、真意池、观潮阁、听雨亭、聚秀堂、真趣轩、十一曲河心桥等九座亭、七座桥,还有一舫三廊等古建筑。如今正是秋日好时光,院内丹桂飘香,是一处赏景品秋的好去处。

作者: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图片、视频:青年报记者 施剑平

原标题:《古钟背后藏着的故事…… | 最上海》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蒲公英”唱响和州

“蒲公英”唱响和州近日,和县文化馆组织“蒲公英”文化志愿者队伍走进全县各镇及部分脱贫村,举办以“永远跟党走”“我们的...

凤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