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足迹 弘扬革命精神 市文联献礼建党100周年采风创作圆满收官
本报记者 张昌涛
近日,在市文联的指导和市作协的组织下,15篇、合计近15万字的“寻访红色足迹”的文章完稿,25名淮南早期共产党人的故事汇集成书,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据市作家协会主席金妤介绍,2020年,淮南市一群追寻先烈足迹的作家,高扬“寻访红色足迹”的旗帜,深入实地,寻访早期共产党人在淮南地区留下的红色印记,进行纪实文学的创作,用红色故事的讲述和传播,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金妤告诉记者,上个世纪淮南早期共产党人的红色足迹,是沿着一条河的流域而展开的,这条河就是淮河。25位早期共产党人,沿着河岸排列着——淮河的南岸有高语罕、茅延桢、孙一中、廖运周、程东方;淮河的北岸有吴云、吴震、吴霆、程锡简、丁文山、周志机;淮河的支流东淝河(瓦埠湖)的东岸,有出生或活动在小甸集、瓦埠街、汤王庙的人,他们分别是曹渊、曹少修、曹云露、曹广化、曹广海、曹广梅、徐梦周、曹蕴真、薛卓汉、方运炽、方和平、王影怀、王培吾;淮河的支流淠河的东岸,有赵策。
市作协“寻访红色足迹”活动谋划于2020年上半年,经过前期认真细致的工作,制定出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写作选题,确定了创作人员,对创作内容、文章体例和交稿时间都进行了统一要求。
淮南大地上的早期共产党人很多,从中选出25名代表,组织15名骨干作家进行寻访创作。
2020年6月5日,“寻访红色足迹”采风创作启动仪式在谢家集区杨公镇汤王村举行。汤王村是先烈王影怀、王培吾的家乡,是淮南市的一个红色革命村。
2020年7月10日,“寻访红色足迹”集体采风创作活动第二站,走进凤台县桂集镇白塘庙革命纪念园。吴云、吴震、吴霆三兄弟就出生在白塘庙,这里也是他们最早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
2020年11月13日,“寻访红色足迹”集体采风创作活动在寿县县城举行,作家们实地参观了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和寿县学兵团遗址。
2020年12月3日,“寻访红色足迹”集体采风创作活动走进寿县小甸镇,参观了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和曹渊烈士故居。1923年冬创立的中共小甸集“特支”,是中共安徽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这里是安徽省党的火炬最早点燃、党的旗帜最早举起的地方。
除了集体采风之外,15位有创作任务的作家,利用休息时间,独自驱车或结伴而行,到早期共产党人足迹所到的地方,寻访后代、找寻遗迹。从2020年6月到12月,15位作家不惧酷暑严寒,在淮南大地上仔细探寻早期共产党人的活动轨迹,他们心怀敬意,心存感动,实地采访了81次、175人,电话采访了80次、68人,查找翻阅史料共计124本。
此次“红色足迹寻访”采风创作活动深入到寿县的寿春镇、小甸镇、正阳关镇、瓦埠镇、隐贤镇、窑口镇、丰庄镇,凤台县的城关镇、桂集镇、丁集镇,潘集区的高皇镇、平圩镇、架河镇,谢家集区的杨公镇,田家庵区的安成镇,以及淮南高新区等地;作家们还远涉到合肥、颍上、凤阳,电话采访连线到北京、上海、武汉、广州……
金妤表示,“寻访红色足迹”采风创作活动,对15位作家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对淮南大地来说是红色精神的弘扬。15位作家里有60后、70后、80后,对早期共产党人的故事和精神了解程度不一,经过许多次深入实地的寻访之后,作家们无不为革命者的精神所感动,无不怀着崇敬的心情把他们的故事进行讲述。作家们就像是一支红色精神的宣传队,每到一个地方,就把早期共产党人的故事和精神进行宣讲传播,让红色精神高扬在淮南大地上。
2020年下半年的“红色足迹寻访”,通过对淮南大地上近百年一段历史人物的寻访,站在建党百年的时间点上,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进行生动而虔诚的讲述。日月穿梭,再过数十年,本书的这些文字也将变成历史,供后人翻阅,从中寻找他们需要的精神力量。从这个意义上看,15位作家是红色精神的传承人,后代接力者将层出不穷。
新闻推荐
1.网友问:现在淮南5G正在加紧建设,但有很多5G基站建在小区内或居民区楼顶,5G传输速度极快,会不会造成比4G更大的辐射?会不会对...
凤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